•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nán sì

题南寺

作者:徐夤 
hóng liú pán dǐ zhù     huái jì bù tóng bō
洪流盘砥柱   淮济不同波
mò yà qīng shí shǎo     dōu yuán qū chù duō
莫讶清时少   都缘曲处多
yuǎn néng tōng yù sāi     gāo fù jiē yín hé
远能通玉塞   高复接银河
dà yǔ chéng mén xiǎn     wèi lóng shǐ dé guò
大禹成门崄   为龙始得过

《题南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南寺》由唐代诗人徐夤所作,描绘了南寺周边环境的壮丽景象。全诗共有八句,我们可以逐句进行解释:

1. **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这里的“洪流”指的是河流,尤其是宽广而奔腾的河流。砥柱是古代传说中的河中巨石,常用来象征坚定不移的意志或难以逾越的障碍。诗句描述了南寺所在的环境,有着宽阔且水流湍急的河流,其中包含了多个河段,它们的水流或波涛是不相同的,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2. **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诗句中的“清时”指的是太平盛世,意在强调当前社会的和平与繁荣。但是,诗人却说不要惊讶于这种和平与繁荣的少见,而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复杂,有许多曲折的河道,这些曲折的地形使得南寺所在地区能够维持稳定的生态和繁荣,也使得盛世得以延续。

3. **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这里的“玉塞”可能指的是连接两个地方的险要关口,也可能泛指交通要道。诗人提到,虽然南寺及其周边环境复杂,但其地理位置独特,远可通达重要的交通要道,如同“玉塞”般连接着远方的地点。同时,“银河”常被用来象征天空中的一条光带,这里可能指代天空中的水系或是更为抽象的、象征连通性的意象。整句话意在表明,南寺所在的地区,其地理位置和环境如同连接天地的桥梁,具有深远的意义。

4. **大禹成门崄,为龙始得过**:大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传说中的治水领袖。诗句提到,由于南寺所在地区地势险峻,如果没有大禹这样的英雄或神明的助佑,是不可能轻易通过的。这里借大禹治水之事,表达了对南寺所在地区独特地理条件的描述,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和景仰,强调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塑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寺周边环境的壮观与复杂,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联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崇敬。

《题南寺》古诗词赏析:

徐夤的《题南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寓意深远的诗歌,通过对南寺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复杂,同时也融入了历史与哲学的深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形象地描绘了南寺周边的自然环境,洪流(可能指淮河或济水)围绕着砥柱山(这里可能指的是地理上的某种标志性山峰),两水虽临近却不能交汇,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分野与界限。

“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这一句,作者以委婉的语气表达了对当前时期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暗示了自然界中“曲处多”意味着复杂和变化,而“清时少”可能象征着静谧和平常的时刻较为稀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自然界中曲折与变化的普遍性。

“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进一步描绘了南寺周边环境的壮观。这里“玉塞”可能是指古代通往远方的险要关塞,与“银河”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从地面到天际的宏伟画卷。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宇宙的宏大与人类智慧的微小之感。

“大禹成门崄,为龙始得过”最后两句,通过典故引入,将历史人物大禹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在此被引用,象征着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智慧与努力。同时,“为龙始得过”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法则与变化,也寓意着只有适应并融入自然规律,人类才能在其中生存和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

综上所述,徐夤的《题南寺》不仅是一首自然景观的赞美诗,更是对自然界、历史与哲学的深刻思考。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寓意深远的诗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类智慧的深刻见解,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自然之美和宇宙之大的思考。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