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iào cuī bǔ quē

吊崔补阙

作者:徐夤 
hóng yán sī zhú hé     yòng ěr zuò huān yú
红筵丝竹合   用尔作欢娱
zhí zhǐ níng piān dǎng     wú sī jué jì yú
直指宁偏党   无私绝觊觎
dāng gē shuí huàn xiù     yīng jié jiàn qīng qū
当歌谁擐袖   应节渐轻躯
qià yǔ zhēn xiàng shì     zhān qiú mǎn hàn xū
恰与真相似   毡裘满颔须

《吊崔补阙》古诗词释义:

徐夤的这首《吊崔补阙》是一首哀悼诗,通过对崔补阙生前的描述,以及对其去世的哀悼和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红筵丝竹合**:诗的开头,描述了红地毯上丝竹声合奏的场面,是欢快热闹的景象。这里用“红筵”(红色的宴席)和“丝竹”(丝弦乐器和竹制乐器的合奏)象征了庆祝和欢乐。

2. **用尔作欢娱**:这句话指出在这样的场景中,崔补阙被用来作为欢乐的媒介,表示崔补阙在生前就是这样的存在,为人们带来了欢笑和愉悦。

3. **直指宁偏党**:这句诗赞扬了崔补阙为人正直,不偏不倚,不会因为个人情感或利益而有所偏袒或结党营私,体现了他对公正和道德的坚守。

4. **无私绝觊觎**:描述了崔补阙的无私品格,他在处理事物时完全无私,没有任何贪念或觊觎之心,显示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

5. **当歌谁擐袖,应节渐轻躯**:这两句诗描绘了在歌唱的场景中,崔补阙即使身在其中,也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渐渐地放松自己,体现了他的随和和优雅。

6. **恰与真相似**:这句话意味着崔补阙的个性和行为与真善美的原则相符,他如同真正意义上的君子,令人尊敬和怀念。

7. **毡裘满颔须**:最后,用“毡裘”来比喻崔补阙的胡须,不仅表现出他的外貌特点,也寓意着他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可能是在赞扬他开放包容的胸怀。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述崔补阙在生前的各种正面形象和行为,以及对他的去世所表达的深切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崔补阙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崇敬与怀念。

《吊崔补阙》古诗词赏析:

徐夤的《吊崔补阙》一诗,通过哀悼逝者崔补阙的方式,不仅展示了对崔补阙个人品格的赞扬,也反映了诗人对亡者忠诚、公正、无私精神的深切缅怀。这首诗通过对崔补阙生前行事的描述,以及对他的追思,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悼之情。

从诗句内容来看,诗人首先提到崔补阙在宴会上以音乐和欢乐作为联结,似乎在说明崔补阙在社交场合的亲和力与活跃气氛的能力,表现了他社交魅力的一面。接下来,“直指宁偏党,无私绝觊觎”,这两句是对崔补阙公正、无私品格的高度评价。这里的“直指”,意为正直指出,不偏不倚;“偏党”意味着偏好某一方或某一群体,而“无私绝觊觎”则表明其在决策或行动中不存私心,更没有觊觎他人利益的行为,体现了极高的道德操守和公正立场。

接着,“当歌谁擐袖,应节渐轻躯”,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崔补阙在音乐或表演场合中的行为,暗示他能够投入、配合地参与各种活动,展现了其才华和表演能力。此处的“轻躯”可能也有象征意义,意味着他对待事情的态度轻松而投入,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热情与敬业精神。

最后,“恰与真相似,毡裘满颔须”两句,可能是在赞美崔补阙与真实、自然、纯真的人格相似,即使在穿着、外表上可能有异域之感,如“毡裘”(可能指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并未影响其内在的纯真与真诚。这里通过对比崔补阙的外在与内在,强调了其人格的高洁与真挚。

整首诗通过不同的场景和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性格正直、公正无私的官员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逝者精神的敬仰。这种对人物全面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对崔补阙及其人格的深情悼念,同时也是对正直公正品质的颂扬。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