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lú duān gōng tóng nián rén jiǒng , shí qiān dū luò yáng , xīn lì yòu zhǔ

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作者:徐夤 
jīn què zhēng quán jìng xiàn gōng     dú táo zhēng zhào wò sān fēng
金阙争权竞献功   独逃征诏卧三峰
jī qún wèi bì róng yú hè     zhū wǎng hé yáo bǔ dé lóng
鸡群未必容于鹤   蛛网何繇捕得龙
qīng lùn jǐn yīng shū guó shǐ     jìng chóu jiē kě xī biān fēng
清论尽应书国史   静筹皆可息边烽
fēng shuāng luò mǎn qiān lín mù     bù jìn qīng qīng jiàn dǐ sōng
风霜落满千林木   不近青青涧底松
fēi yún fēi hè bù cóng róng     shuí gǎn qīng liàng ào shì zōng
非云非鹤不从容   谁敢轻量傲世踪
zǐ diàn jǐ zhēng wáng zuǒ yè     qīng shān wèi chāi zhào shū fēng
紫殿几征王佐业   青山未拆诏书封
xián yín měi dài qiū kōng yuè     zǎo qǐ zhǎng xiān yě sì zhōng
闲吟每待秋空月   早起长先野寺钟
qián gǔ fù cái duō wèi guó     mǎn huái jīng jì yù hé cóng
前古负材多为国   满怀经济欲何从

《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徐夤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好友卢端公(卢仁炯)的深情思念,以及对当时时局的感慨和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下面我将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金阙争权竞献功, 独逃征诏卧三峰**:
这句诗描述了金阙即皇宫中权臣们为了争夺权力,竞相献策建功的情形,而主人公选择逃避征召,隐居在三峰(可能是指三座高山)中,远离政治斗争。

2. **鸡群未必容于鹤, 蛛网何繇捕得龙**:
这两句诗以鸡、鹤、蛛网、龙作为隐喻,表达了即使在一群低下的事物中,鹤(高雅之物)也不一定被容纳,而龙(非常杰出或难以捉摸的人物)也难以被蛛网捕获。这里暗含了对于现实中不能平等待遇的高级人才的无奈与愤懑。

3. **清论尽应书国史, 静筹皆可息边烽**:
这两句诗赞扬了卢端公的卓越见识和静思熟虑,认为他的言论和策略应当被记录在国家的历史中,用以平息边境的战争与纷争。

4. **风霜落满千林木, 不近青青涧底松**:
这句诗以自然景象描绘,风霜使千木凋零,而唯有涧底的松树保持青绿,暗喻了在严酷的环境中,只有坚韧不拔、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保持自我。

5. **非云非鹤不从容, 谁敢轻量傲世踪**:
这两句诗表达了卢端公(非云非鹤)的超然物外、不被世俗所拘束的形象,强调了其难以被轻易衡量和理解的卓越品格。

6. **紫殿几征王佐业, 青山未拆诏书封**:
这两句诗反映了卢端公在紫禁城中的身份和作为,以及他可能被朝廷征召,参与国家大事的准备。但同时也表现出其隐居的意向,即青山未拆,隐居之意。

7. **闲吟每待秋空月, 早起长先野寺钟**:
这句诗描绘了卢端公闲适的生活场景,每天等待秋空中的月光,早起比寺庙的钟声还要早,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8. **前古负材多为国, 怀满经济欲何从**: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前人因才负国的遗憾,以及卢端公对自己满怀抱负却不知如何实现的困惑。整体而言,这反映了诗人对好友才能的惋惜和对自身理想抱负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好友的思念、对当时时局的感慨,以及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和迷茫。

《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寄卢端公同年仁炯》表达了诗人对卢端公的深切敬仰与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对比与隐喻**:诗中使用了“金阙争权竞献功,独逃征诏卧三峰”这样的句子,通过“金阙”和“三峰”形成鲜明对比,金阙象征着权力中心,而“独逃征诏卧三峰”则隐喻了卢端公不为权力所累、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鸡群与鹤、蛛网与龙的隐喻,表达了对卢端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的赞美。

2. **肯定与赞美**:“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赞扬卢端公的言论和策略不仅能够被载入国史,还能够在平定边疆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卢端公智慧的肯定,也体现了对国家和平的期待。

3. **反省与自省**:“非云非鹤不从容,谁敢轻量傲世踪”中,诗人以云、鹤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复杂世事中的不苟且、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也对那些轻视或低估卢端公的人提出了警示,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卢端公不同凡响的处世之道。

4. **寄望与思考**:“紫殿几征王佐业,青山未拆诏书封”暗示卢端公虽然可能曾受到朝廷的多次征召,但最终选择了隐退,象征着他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理解。诗人在尾句“满怀经济欲何从”表达了对卢端公才华的认同和对国家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样的人才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卢端公的个人魅力和高尚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思,以及对人才利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洞察力和对社会的关怀。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