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ǎng jìn

两晋

作者:徐夤 
yī zhǔ cēn cī liù shí nián     fù xiōng yóu qìng shòu sūn quán
一主参差六十年   父兄犹庆授孙权
bù yíng cáo cāo zhēn cháng cè     zhōng xiè zhāng zhāo jiàn shuò xián
不迎曹操真长策   终谢张昭见硕贤
jiàn yè lóng pán suī kě guì     wǔ chāng yú wèi yì hé piān
建业龙盘虽可贵   武昌鱼味亦何偏
qín yíng mán zuò dōng yóu jì     zǐ qì huáng qí qǐ ǒu rán
秦嬴谩作东游计   紫气黄旗岂偶然

《两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两晋》由徐夤创作,是一首对两晋时期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评论。诗的每一句都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上的两晋(西晋和东晋)朝代以及其中重要人物的反思。以下是逐句解释:

**一主参差六十年, 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 终谢张昭见硕贤,**

- **一主参差六十年**:指的是西晋的第一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其统治时期较长,但"参差"暗指统治后期的衰败。
- **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这里的“父兄”是指朝中重臣,他们对让位给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表示庆贺,认为这避免了与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的直接冲突,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 **终谢张昭见硕贤**:这里“终谢”意味着最终的辞别,而“张昭”是东吴的重臣,被认为是一位智慧的官员。这句话暗含对孙权未能更早接纳张昭的建议的反思。

**建业龙盘虽可贵, 武昌鱼味亦何偏,**

- **建业龙盘虽可贵**:建业是东吴的都城,这里的“龙盘”比喻其优越的战略位置。“可贵”则暗示其价值和重要性。
- **武昌鱼味亦何偏**:武昌是东晋的一座城市,这里“鱼味”可能隐喻当地的物产资源。整个句子可能暗含了对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思考。

**秦嬴谩作东游计, 紫气黄旗岂偶然**

- **秦嬴谩作东游计**:这里可能在讽刺秦始皇的“东游”,即他出巡的行动。将这一历史事件与西晋东晋的历史进行比较,暗示了对统治者权力欲的讽刺。
- **紫气黄旗岂偶然**:古代常以“紫气”象征吉祥、帝王之气,而“黄旗”则与皇帝的旗帜有关。这句话可能在质疑,这种所谓的“吉祥”是否是偶然的,或者是否真正预示着天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的角度,对两晋时期的政治决策、地理战略、人才利用以及权力象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复杂解读和对当时统治者策略的审视。

《两晋》古诗词赏析:

徐夤的这首《两晋》诗,以深沉的历史视角,展现了两晋时期的复杂政治格局和历史变迁,通过对比和评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时间跨度与权力传承**:“一主参差六十年, 父兄犹庆授孙权”,首句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从某位君主在位到另一位君主继位,期间时间交错,暗示了政权更替的复杂性和延续性。对“授孙权”的庆贺,或许是对孙权作为君主接班人的一种赞誉,或是对这种权力交接仪式的认可。

2. **战略与政治智慧**:“不迎曹操真长策, 终谢张昭见硕贤”,这两句评价了两晋时期政治家们在面对外敌曹操时的决策。不迎敌、远离威胁被视为明智之举,同时,对张昭的赞誉,则可能暗指他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性和智慧,张昭被视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顾问。

3. **地理位置与文化偏好**:“建业龙盘虽可贵, 武昌鱼味亦何偏”,这里通过“龙盘”形象地描绘了建业(今南京)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同时,对武昌(今湖北鄂州)鱼的偏好也体现了对当地美食的欣赏,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地理与政治的重要性,也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4. **历史反思与预言**:“秦嬴谩作东游计, 紫气黄旗岂偶然”,这句以秦始皇东游寻仙作类比,暗示两晋时期的统治者或许也有类似的幻想或野心,追求长生不老或非凡功业。然而,诗人似乎对这些“东游计”持怀疑态度,认为“紫气黄旗”(常用来象征帝王的吉祥之气)的出现并非偶然,可能暗含着历史的必然性或命运的不可逆转。

综上所述,徐夤的这首《两晋》诗不仅展现了对两晋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深刻洞察,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表达了对权力更迭、战略选择、地域文化及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后世的启示,提醒人们在权力与智慧、过去与未来的交织中,历史的规律与偶然性并存,值得深思。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