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zi xíng
公子行
yǔ xí jiāo chí chù miǎn liú hán guān fēi rù tiě dōu móu |
羽檄交驰触冕旒 函关飞入铁兜鍪 |
huáng wáng qù guó wèi wèi hèn huán hǎi shī jūn fāng shì yōu |
皇王去国未为恨 寰海失君方是忧 |
wǔ sè dà yún níng shǔ jùn jǐ bān yāo qì pū shén zhōu |
五色大云凝蜀郡 几般妖气扑神州 |
táng yáo zòng chán gàn kūn wèi bú shì zhòng huá mò mán qiú |
唐尧纵禅干坤位 不是重华莫谩求 |
《公子行》古诗词释义:
### 《公子行》诗词解释:
《公子行》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徐夤所作,详细描绘了一幅复杂的历史变迁图景,充满了对历史人物、事件及宇宙自然的深刻洞察。以下是对诗中各句的逐段解释:
#### 羽檄交驰触冕旒, 函关飞入铁兜鍪,
"羽檄交驰触冕旒, 函关飞入铁兜鍪,"
这句话首先描述了紧急的战事状态。"羽檄"是古代快速传递的军事文书,"交驰"说明它们在不同方向迅速传送。"触冕旒"则可能是暗示天子或朝廷对紧急战事的高度重视,"冕旒"是天子冠冕上垂下的装饰,象征着天子的权威和关注。"函关"是古代关隘,可能是指军事要地。"飞入铁兜鍪"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紧急状态下迅速穿戴装备,准备投入战斗。
#### 皇王去国未为恨, 辰海失君方是忧,
"皇王去国未为恨, 辰海失君方是忧,"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国家统治者离开国境的态度。"皇王去国"可能暗示着天子或重要的统治者离开国家,"未为恨"强调了这种情况并非让人感到遗憾,可能是因为有更紧迫的原因,如避难、移居或处理其他重要的事务。"辰海"可能是指广阔的海洋或天下,"失君方是忧"则强调如果国家失去了其君主或领导,那才是真正的忧虑所在。
#### 五色大云凝蜀郡, 几般妖气扑神州,
"五色大云凝蜀郡, 几般妖气扑神州,"
"五色大云凝蜀郡"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或异象的出现,暗示蜀地(古代蜀地,这里可能象征着特定的地域或某种象征意义)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件或氛围。"几般妖气扑神州"则可能描述了多种妖异、不祥的征兆或谣言在广大神州(泛指整个中国或其象征意义)蔓延,带来了恐慌或不安。
#### 唐尧纵禅干坤位, 不是重华莫谩求,
"唐尧纵禅干坤位, 不是重华莫谩求,"
这两句提到古代传说中的君主唐尧,他禅让了皇位。"纵禅干坤位"形象地描绘了唐尧的禅让行为,即放弃王权,使天地间的权力转移。"不是重华莫谩求"则暗示不是唐尧之后的继承者(如重华,可能指后继的贤君)得到天下的领导权时,就不要寻求其他的权力或帮助。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理想的君主制度或权力交接的有序性,以及对后继者的期望。
综上所述,《公子行》以高度浓缩的语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政治权力转移以及宇宙自然的理解和思考,融合了现实与象征、历史与哲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深邃思想和艺术造诣。
《公子行》古诗词赏析:
《公子行》这首诗,虽以“公子行”为题,但实际上更像是一首寄寓着深刻历史与政治寓意的讽喻诗,涉及了多个历史典故与象征,反映了一位作者对于乱世中君国兴替、政局动荡的深沉感慨和对理想君主的期待。以下是逐句解析:
1. **羽檄交驰触冕旒,函关飞入铁兜鍪**:羽檄指的是紧急军报,这里暗喻战争频繁,君王的决策受到军情的冲击,不得不作出迅速而可能激进的应对。函关是指函谷关,象征着国家的防御重点,铁兜鍪则代表战场上士兵的装备,整体表达战争形势的紧迫与残酷。
2. **皇王去国未为恨,寰海失君方是忧**: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君主离国不归的遗憾,但从更宏观的角度,国君的失位或离去,才是真正的忧患。这反映出作者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秩序的重视。
3. **五色大云凝蜀郡,几般妖气扑神州**:五色大云通常象征祥瑞,但在诗中用以描述蜀郡的情况,意味着这个地区或许出现了不祥之兆。几般妖气扑神州,暗示了其他地方也出现了妖异现象,预示着动荡不安的局势。
4. **唐尧纵禅干坤位,不是重华莫谩求**:这里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禅让制,唐尧传位给虞舜(重华)的典故。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推崇和对权力平稳过渡的向往。同时,强调不是这样的君主,仅仅是其他的追求者,则无法达到理想君主的境界。
整体来看,《公子行》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君主更替的深刻忧虑和对理想君主的渴求。诗中隐含着对权力更迭中可能带来的动荡与混乱的警醒,以及对如何实现和平、稳定的政局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