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é shàng shū yǒng yān

和尚书咏烟

作者:徐夤 
yún jì chán juān chū yòu cáng     měi rén cháng duàn bài jīn fāng
云际婵娟出又藏   美人肠断拜金方
héng é yī zhī méi xiān sǎo     zhī nǚ sān fēn jìng wèi guāng
姮娥一只眉先扫   织女三分镜未光
zhū bó jì gōu xuán yǎo ǎi     bái lóng yí zhǎo yìn qióng cāng
珠箔寄钩悬杳霭   白龙遗爪印穹苍
gèng qī shí wǔ yuán míng yè     yǔ pò yīn mái zhào bā huāng
更期十五圆明夜   与破阴霾照八荒

《和尚书咏烟》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标题是"和尚书咏烟",由唐代诗人徐夤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诗句使用了"云际婵娟"这一形象,比喻月光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如同美女在叹息中的姿态,暗示着月色的温柔和美丽,同时也有美人在月光下祈祷或思念的场景,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哀思。

2."姮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这里提到嫦娥和织女,分别是中国神话中的两位女性角色。"姮娥"扫眉,暗示月圆的期待;"织女"三分镜未光,可能象征着还未完全显现的光芒或者光华未尽的某种状态,整体描绘了一幅月色半明半暗,既有期待,也有遗憾的景象。

3."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珠箔"是指珠帘,"寄钩"可能指的是月亮,整句描绘的是月光如同珠帘般悬挂在深远的云雾中,同时也暗示着白龙留下的爪印在苍穹上,形成了一种美丽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月色的神秘与美丽。

4."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诗句表达了对十五圆明之夜的期待,即满月之夜,这种明亮的月光将穿透所有的阴霾,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预示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色、神话人物以及自然景象,创造了一个既神秘又美丽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

《和尚书咏烟》古诗词赏析:

《和尚书咏烟》是唐代诗人徐夤所作的一首诗歌,从题目上看,似乎是为了赞誉和尚书(也许是指和尚、道士等道士类人物)对于烟之美的咏叹。通过对烟的细致描绘,诗人创造了一幅既具自然之美的意境,也蕴含了某种精神或哲学的意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云际婵娟出又藏

诗人用“云际婵娟”来形容烟雾在天空中若隐若现的美丽景象。婵娟,常用来形容月亮的圆润美好。此处将烟雾比作婵娟,既表现了烟雾在天空中呈现的柔美和变幻莫测的特质,也体现了诗人对烟雾所具有的神秘和灵动之美的欣赏。

### 美人肠断拜金方

这一句似乎是以美人对金方(可能指的是某种代表权力或财富的器物)的拜见,来隐喻烟雾在人们心中的美丽与令人沉醉的情感。这里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烟雾之美能触动人心、引发情感波动的场景。

### 姮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

诗人巧妙地将烟雾与神话人物嫦娥和织女相联系,通过嫦娥画眉的动作和织女未照于三分镜面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烟雾之美和神秘感。嫦娥画眉的动作仿佛为烟雾赋予了生命,而织女的镜面未照三分,暗示了烟雾的轻盈与不易捕捉,增添了诗歌的梦幻色彩。

###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珠箔”可能是比喻烟雾轻柔而飘渺,如同珠帘随风飘动;“寄钩”则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暗示了烟雾在天空中留下的一丝一缕的痕迹。而“白龙遗爪”则可能象征了天空中的某些自然现象或符号,如云龙等,体现了烟雾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其在自然界中留下的印记。

###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十五圆明夜”指的是月亮圆满的夜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期待在满月之夜,烟雾与月亮共同照亮世界的愿景,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普照。同时,这一句也寄寓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的社会愿景的追求,希望烟雾(象征着某些阴霾或困难)能够被照亮,为世界带来光明。

总体来说,《和尚书咏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描绘了烟雾之美,以及其在人心、自然与社会中的象征意义。诗人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光明与希望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想象力。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