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rù lǐ hú
春入鲤湖
bìn tiān huá fà shù jīng xīn luó què mén qián jué gù rén |
鬓添华发数茎新 罗雀门前绝故人 |
jiǎn shí wèi yuán shū wǔ wèi bù mián fēi shì shǒu gēng shēn |
减食为缘疏五味 不眠非是守庚申 |
shēn yuán zhú lǜ qí chōu sǔn gǔ mù shé qīng zì tuō lín |
深园竹绿齐抽笋 古木蛇青自脱鳞 |
tiān dì yǒu lú zhǎng zhù wù zhuó ní yí kuài dài táo jūn |
天地有炉长铸物 浊泥遗块待陶钧 |
《春入鲤湖》古诗词释义:
《春入鲤湖》这首诗通过作者徐夤对春天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独白,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画面。我们逐段解释:
1. **鬓添华发数茎新, 罗雀门前绝故人**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在春天来临之际,自己已添上了几根新白发,门前却空荡荡的,连过往的朋友也已绝迹。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更替,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与孤独感。
2. **减食为缘疏五味, 不眠非是守庚申**
第三句表达的是作者为了淡泊名利,减少食量,远离了五味的诱惑;第四句则是说明他不失眠并非守候某个特定的时刻,而是心无挂碍。这两句展示了作者追求内心清净、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3. **深园竹绿齐抽笋, 古木蛇青自脱鳞**
通过描绘深园中绿竹齐发新笋,古树上青蛇自褪旧鳞,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然更替的春日景象。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长循环,也暗喻了生命的更新与成长。
4. **天地有炉长铸物, 浊泥遗块待陶钧**
最后两句提到,天地如同巨大的熔炉,不断地塑造万物;而混沌的泥块等待着陶匠的塑造,形成器物。这里以自然界的规律比喻人生的塑造与转化,暗示着无论境遇如何,最终都有可能成为有用之材,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以及在逆境中追求内心平静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春入鲤湖》古诗词赏析:
徐夤的《春入鲤湖》一诗,风格清雅而寓意深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社会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鬓添华发数茎新, 罗雀门前绝故人”**。诗人以自己“鬓添华发”的形象,以及门前“罗雀”(形容门可罗雀,表示没有来访之人)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的感慨。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年华老去、人情冷暖中的孤独感。
2. **颔联:“减食为缘疏五味, 不眠非是守庚申”**。这里诗人通过“减食”和“不眠”两种行为,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淡泊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他不是真的因为某种宗教仪式(庚申,通常指时辰或某种特定仪式)而守夜,而是因为内心的忧郁或对生活的反思而难以入眠。
3. **颈联:“深园竹绿齐抽笋, 古木蛇青自脱鳞”**。这一联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更新,暗示着即使在个人遭遇困境时,自然界的生机依然蓬勃。深园中绿竹齐抽新笋,古木上青色的蛇鳞仿佛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自然脱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界的自我更新。
4. **尾联:“天地有炉长铸物, 浊泥遗块待陶钧”**。诗人以天地比作铸物的熔炉,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和过程,无论多么污浊的泥块,最终都等待着被塑造和转变。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改变和成长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