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ǔn biān
笋鞭
liè cuì róng qīng ruì sè xīn táo chéng xiān dé gòng wú jūn |
捩翠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贡吾君 |
gōng wān míng yuè rǎn chūn shuǐ qīng xuán báo bīng shèng lǜ yún |
功剜明月染春水 轻旋薄冰盛绿云 |
gǔ jìng pò tái dāng xí shàng nèn hé hán lù bié jiāng fén |
古镜破苔当席上 嫩荷涵露别江濆 |
zhōng shān zhú yè pēi chū fā duō bìng nà kān zhōng shí fēn |
中山竹叶醅初发 多病那堪中十分 |
《笋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笋鞭》,由唐代诗人徐夤所作,通过对笋鞭的细致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美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 第一句:捩翠融青瑞色新
这一句意为笋鞭的翠绿与青色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新的、纯净的美丽。"捩翠"指翠绿色泽的旋转融合,"融青"则描述了青色与翠绿色的自然过渡,整个景象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和谐的自然美。
### 第二句:陶成先得贡吾君
这里的"陶成"可以理解为笋鞭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展现出的特殊形态,"先得贡吾君"则表示这种独特的笋鞭形态成为了一种珍贵的礼物,被提前呈献给君主,暗示其对君主或社会具有一定的价值或意义。
### 第三句:功剜明月染春水
这一句描述了笋鞭仿佛是通过精心雕琢("功剜"),把明亮的月光("明月")融入到春水之中("染春水")。这里的比喻非常生动,既展现了笋鞭形态的精细与美丽,又暗示了其光泽与月光相映成趣的景象。
### 第四句:轻旋薄冰盛绿云
"轻旋"指的是笋鞭轻盈地在薄冰上旋转("轻旋薄冰"),"盛绿云"则描绘了绿色如同云雾般弥漫,与薄冰相互映衬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笋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
### 第五句:古镜破苔当席上
这里将笋鞭比作"古镜",虽然表面被破苔覆盖,但仍然能在席上反射出光芒,象征着即使表面看似粗糙或不完美,内在的美丽与价值仍然存在。这一比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第六句:嫩荷涵露别江濆
"嫩荷"指的是新生的荷叶,"涵露"则表示荷叶上含着露珠。这一句描绘了嫩荷在江边的美丽景象,"别江濆"意味着在江边独特的位置,更加凸显了其清新脱俗的气质。这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之美的赞美。
### 第七句:中山竹叶醅初发
"中山"指的是古代的中山国,这里借以形容一种美酒。"竹叶"是指竹叶的香味,"醅"是发酵的酒。这一句描述了新酿的酒散发着竹叶的清香,象征着生活的甜美和幸福。
### 第八句:多病那堪中十分
"多病"指的是身体或精神上的疾病,"那堪"意为难以承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疾病时的无奈和苦楚,"中十分"可能是指在极度痛苦中,难以承受的意思。整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疾病无情的深刻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笋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与深邃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笋鞭》古诗词赏析:
徐夤的《笋鞭》是一首富有视觉、触觉和情感深度的诗歌,通过对笋鞭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现象内在意义的思考。
首句"捩翠融青瑞色新",以"捩翠融青"描绘笋鞭初生时的嫩绿色彩,"瑞色新"则暗示着这种绿色的出现是吉祥的象征,带有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的"陶成先得贡吾君",用"陶成"这一词,既形象地表现了笋鞭从地底慢慢破土而出的过程,又巧妙地暗示了这种自然生长过程对国家和君主的象征意义,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给予人类资源的感激。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笋鞭的形态与色泽,将笋鞭比作从明月上切割下的绿色染料,以春水为媒介,生动地展现了笋鞭的美丽与生命力。"轻旋薄冰盛绿云"则通过旋转薄冰比喻笋鞭的活力和轻盈,仿佛绿云飘动一般,形象地表现了笋鞭在春日里蓬勃生长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通过比喻手法,将笋鞭与古镜、嫩荷相联系,展现了笋鞭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美感。"古镜破苔",以古老的镜子象征笋鞭的智慧与历史的沉淀;"嫩荷涵露"则以嫩荷和露珠的搭配,暗示了笋鞭在湿润、清新的环境中生长,富有生机。
最后的"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借中山竹叶酒的发酵初成,表达了对笋鞭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感慨。"多病那堪"不仅描绘了可能的病态或困难,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谦逊与敬畏。
综上所述,《笋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诗歌,更通过笋鞭这一自然现象,传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