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南
mì yún jiāo wài yǐ huí qiū rì xià yān zī jǐng lǎn shōu |
密云郊外已回秋 日下崦嵫景懒收 |
qín dì chéng gāo jiān shì tiě lǐ sī shū shàng qū rú gōu |
秦帝城高坚似铁 李斯书上曲如钩 |
níng wéi dōng yuè líng tiān xiù gèng yǒu cháng gēng kàn shǔ liú |
宁惟东岳凌天秀 更有长庚瞰曙流 |
jiàn shuō shān bàng piān chū jiāng quǎn róng jiàng jǐn fù hé chóu |
见说山傍偏出将 犬戎降尽复何愁 |
《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标题为“南”,但全诗实际上是对多个地点和历史人物的描绘与赞叹。下面我将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密云郊外已回秋,日下崦嵫景懒收,**
- **密云郊外已回秋:** 描述的是秋季的景象,密云之外的郊野已经迎来了秋天的凉意。
- **日下崦嵫景懒收:** “崦嵫”是指太阳落山的地方,这句话形容太阳即将下山的景象,给人一种慵懒、平静的感觉。
2. **秦帝城高坚似铁,李斯书上曲如钩,**
- **秦帝城高坚似铁:** “秦帝”指秦始皇,这里的“城”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军事防御工事,暗示其坚固无比,像铁一样难以摧毁。
- **李斯书上曲如钩:** “李斯”是秦代的丞相,以书法闻名。这里的“书”指代文字,“曲如钩”则是形容书写流畅、笔势优美,如同曲线优美的钩子,暗示李斯的书法技艺高超。
3. **宁惟东岳凌天秀,更有长庚瞰曙流,**
- **宁惟东岳凌天秀:** “东岳”指的是山东的泰山,这里形容泰山的美景,比喻其雄伟壮丽,高耸入云。不过,这句话更可能是在引申,表示自然或历史的壮观景象不只是泰山一座。
- **更有长庚瞰曙流:** “长庚”即金星,在黄昏或黎明时分可见。这句话描述金星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观察流光溢彩的景象,暗示其美丽的光辉。
4. **见说山傍偏出将,犬戎降尽复何愁,**
- **见说山傍偏出将:** 这句话暗示在山的旁边常常会涌现杰出的军事将领,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山峰对军事领袖的涌现有所象征意义。
- **犬戎降尽复何愁:** “犬戎”是中国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称谓。这句话意味着当这些外族被平定后,不再有忧虑或困扰,暗示国家统一和稳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历史遗迹(秦始皇、李斯)、自然美景(泰山、金星)、军事将领的涌现,以及国家统一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历史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强大、和平稳定的向往。
《南》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南》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徐夤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人物与地理特征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寓意。以下是逐句赏析:
1. **密云郊外已回秋,日下崦嵫景懒收**:此句描绘了秋天的郊外景色,密云缭绕,阳光照射下,似乎在留下慵懒的余晖。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和季节的更替感,隐含了生命与时间的哲思。
2. **秦帝城高坚似铁,李斯书上曲如钩**:提到秦始皇和李斯,表达了对古代强盛帝国及其统治者的缅怀。秦始皇的都城高大坚固,李斯的书法弯曲有致。这里运用了典故,借古喻今,暗示了人类文明与历史的连续性,以及个人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3. **宁惟东岳凌天秀,更有长庚瞰曙流**: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尤其是泰山(东岳)的秀丽与长庚星的指引,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长庚星在古代被认为是引路的星辰,预示着希望与方向。
4. **见说山傍偏出将,犬戎降尽复何愁**:这句话借山旁出将(山的边上,人才辈出)和犬戎降服(历史上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统一、安宁的向往。通过历史的叙述,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结合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对历史、自然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明的崇敬、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才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宁的期盼。徐夤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传达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