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á

作者:徐夤 
hè míng xiān jǐng yàn lái tiān     xǐ zhú zhān huā chǔ chù xiān
鹤鸣先警雁来天   洗竹沾花处处鲜
sàn cǎi jǐ dāng chán yǐn jì     níng guāng yí duì bàng tāi qián
散彩几当蝉饮际   凝光宜对蚌胎前
cháo chuí yuàn cǎo yān yóu zhòng     yè dī gōng huái yuè zhèng yuán
朝垂苑草烟犹重   夜滴宫槐月正圆
chù tì yǔ shuāng tóng jiàng rì     píng fán sī jiàn dú qī rán
怵惕与霜同降日   苹蘩思荐独凄然

《霞》古诗词释义:

### 诗词逐段解释:

**段落一:**
**鹤鸣先警雁来天,洗竹沾花处处鲜,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
- **鹤鸣先警雁来天:** 鹤在高空中鸣叫,似乎在提醒雁群的到来,描绘出一种清冷而先知的氛围。
- **洗竹沾花处处鲜:** 雨后清新的水滴滋润了竹林和花朵,使得整个世界都显得生机勃勃,色彩鲜艳。
- **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 彩霞在蝉饮水的时刻散开,其光芒在珍珠之前显得格外凝重,比喻霞光的变幻与珍珠的光泽形成鲜明的对比。

**段落二:**
**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怵惕与霜同降日,苹蘩思荐独凄然。**
- **朝垂苑草烟犹重:** 早晨,苑中草地上弥漫着厚重的烟雾,象征早晨的迷蒙。
- **夜滴宫槐月正圆:** 夜晚,槐树的叶子在皎洁的月光下滴水,形象描绘出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景象。
- **怵惕与霜同降日:** “怵惕”意为警觉、恐惧。与霜同降日,暗示了天气的寒冷和万物即将进入冬日的准备状态。
- **苹蘩思荐独凄然:** “苹蘩”指水生植物和香草,常用于祭祀或礼仪中。独自思念着献祭,暗示了内心的哀愁与寂寞。

### 总体解释: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从清晨到夜晚,从自然到人文的绚丽画卷。通过鹤鸣、雁来、洗竹、沾花、彩霞、月光、霜降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化。同时,通过苑草、宫槐、霜降、苹蘩等元素,隐喻了季节的更替、时光的流逝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思绪与情感。整首诗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变迁的感慨。

《霞》古诗词赏析:

徐夤的这首《霞》诗通过对霞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融入了一定的人生哲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鹤鸣先警雁来天”,用鹤鸣预示雁群即将到来,形象地展现了霞光初现、日出之时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隐含着自然界中生命的秩序与规律。

“洗竹沾花处处鲜”描绘了霞光普照下的自然景象,竹叶被晨露洗净,花朵在霞光中显得更加鲜艳,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霞光赋予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霞光在特定场景下的美丽。在蝉饮的时刻,霞光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彩带,而对着蚌壳,霞光则显得格外凝重,仿佛要将珍珠孕育。这些细节描绘展现了霞光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以及它与自然界中其他元素的和谐共生。

“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描绘了霞光在朝日和夜月时的不同形态。早晨,霞光与晨烟交织,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夜晚,月光照耀下的槐树上滴落着霞光,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美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霞光在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怵惕与霜同降日,苹蘩思荐独凄然”最后一联通过“怵惕”(恐惧、警惕之意)与“霜同降日”形成对比,表现了在寒冷的霜降日,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敏感与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自然美景面前的孤独与哀愁,或许是因为想到自己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之间的对比,引发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霞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