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作者:徐夤 
tiān jì hé rén zhuó jǐn guī     piān yí cán zhào yǔ chén huī
天际何人濯锦归   偏宜残照与晨晖
liú wèi dòng fǔ qiān nián jiǔ     huà zuò líng shān jǐ xí yī
流为洞府千年酒   化作灵山几袭衣
yě shāo yàn lián shū hè yì     chóu yún yīn gé zhà yī xī
野烧焰连殊赫奕   愁云阴隔乍依稀
láo shēng yuàn xué zhǎng shēng shù     cān jǐn hóng táo shàng hàn fēi
劳生愿学长生术   餐尽红桃上汉飞

《蒲》古诗词释义:

### 诗词逐段解释:

#### 首句:天际何人濯锦归,偏宜残照与晨晖

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天际,广袤无垠的天空尽头,仿佛有人正在清洗一件色泽如同锦缎般华美的衣物。这里,“濯锦”不仅展现了服饰的华丽,更暗含着一种隐喻,象征着美好、珍贵与纯洁。同时,“天际何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读者对这神秘人物的遐想。接下来,“偏宜残照与晨晖”则进一步烘托了这景象的美感,残余的阳光与初升的晨光交织在一起,共同装点着这华美之物,赋予了它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色彩。

#### 次句:流为洞府千年酒,化作灵山几袭衣

这句通过将“锦”流变为“洞府千年酒”,形象地表达了锦的珍贵与不朽,如同历经千年的佳酿,每一次品尝都能感受到时间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同时,锦的化作“灵山几袭衣”,则将这种珍贵之物的最终形态描绘为与灵山、神佛相关联,寓意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华美,更蕴含着精神与超脱的象征意义。

#### 再次句:野烧焰连殊赫奕,愁云阴隔乍依稀

这一句通过“野烧焰连”描绘了野火熊熊燃烧的景象,火焰连绵不断,展现出一种热烈、奔放的力量之美。同时,“赫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火焰的光彩和动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随后,“愁云阴隔乍依稀”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忧愁的云层与阴霾将光芒遮蔽,但最终依稀可见,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短暂出现,预示着困境之后的光明。

#### 最后句:劳生愿学长生术,餐尽红桃上汉飞

这句表达了一种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与追求。“劳生”一词意指忙碌的人生,人们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追求着长久的生存方式,借“长生术”表达了对超脱世俗、永生不灭的向往。而“餐尽红桃上汉飞”则将这种追求具象化为“红桃”,红桃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长寿、吉祥等概念相关联。最终,“上汉飞”意味着追求者想要飞翔于天际,达到更广阔、更自由的存在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理想化的追求。

《蒲》古诗词赏析:

徐夤的《蒲》这首诗借对蒲这种植物的描写,传达出了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渴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绘**:“天际何人濯锦归, 偏宜残照与晨晖。”开篇即以天边落日和晨曦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壮丽而孤独的景象。通过“濯锦”这一词汇,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蒲的色泽鲜艳,还暗示了其在自然中独特的存在感和价值。

2. **生命与时间的转化**:“流为洞府千年酒, 化作灵山几袭衣。”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蒲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蒲在自然界的循环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千年洞府中的佳酿,也化作了灵山上的衣物,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和转化。这不仅展示了蒲的生命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其不朽的形态。

3. **野火与云雾的对比**:“野烧焰连殊赫奕, 愁云阴隔乍依稀。”通过对比野火的炽烈和愁云的阴沉,诗人展现了自然界中强烈对比的美。野火的赫奕与愁云的依稀,既展现了生命的炽烈与激情,也体现了自然界的阴郁与哀愁,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画面。

4. **对生命的思考**:“劳生愿学长生术, 餐尽红桃上汉飞。”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向往。劳碌的一生中,人们渴望获得长生不老的术法,希望能够像红桃那样,即便是在生命结束之时,也能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这种渴望体现了人类对永恒生命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徐夤的《蒲》不仅通过对蒲这种植物的描写展示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深刻地探讨了生命、时间、转化和永恒等哲学主题,富有深意和启示性。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