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ōng fēng jiě dòng shěng shì

东风解冻省试

作者:徐夤 
yuǎn xiàng duān xī dé     jiē yīn yǐng jiàng chéng
远向端溪得   皆因郢匠成
záo shān qīng ǎi duàn     zuó shí zǐ huā qīng
凿山青霭断   琢石紫花轻
sàn mò sōng xiāng qǐ     rú háo zǎo jù qīng
散墨松香起   濡毫藻句清
rù tái zhī jià zhòng     zhe xiá kǒng chén shēng
入台知价重   着匣恐尘生
shǒu hēi hái quán qì     lín chí zǎo zhe míng
守黑还全器   临池早着名
chūn wéi xié jiù chù     jūn mù zài jiāng xíng
春闱携就处   军幕载将行
bù dú xióng wén zhèn     jiān néng zhù bǐ gēng
不独雄文阵   兼能助笔耕
mò xián juān dī rùn     shēn rǎn gǔ jīn qíng
莫嫌涓滴润   深染古今情
xǐ chù wú xiá diàn     tiān shí shí mǎn yíng
洗处无瑕玷   添时识满盈
lán tíng rú jiàn yòng     qiāo jiá yǒu jīn shēng
兰亭如见用   敲戛有金声

《东风解冻省试》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东风解冻省试》由唐代诗人徐夤创作,全文为:

远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凿山青霭断,琢石紫花轻,
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清,入台知价重,着匣恐尘生,
守黑还全器,临池早着名,春闱携就处,军幕载将行,
不独雄文阵,兼能助笔耕,莫嫌涓滴润,深染古今情,
洗处无瑕玷,添时识满盈,兰亭如见用,敲戛有金声。

逐段解释:

1. **远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 - 这两句提到诗人获得的珍稀物品(可能是文房四宝之一,如砚台),是从远地端溪得来,由于郢匠的技艺而成。郢匠,古代著名的工匠,这里指技艺高超的制作人。

2. **凿山青霭断,琢石紫花轻** - 描述制作物品的过程,从山中获取材料(可能是石头或矿石),通过精细的切割和雕刻,使其呈现出美丽而轻盈的紫色花纹。这反映了工艺的精细与艺术美感。

3. **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清** - 当用这种物品研墨时,墨香四溢,仿佛带有松木的清香。用这种笔(濡毫)书写时,字句清晰而有文藻之美。

4. **入台知价重,着匣恐尘生** - 指这些珍贵的文房用品在朝堂(入台)上享有高价值,但又担心放在匣中会积尘,体现出对这些物品的珍惜和保护。

5. **守黑还全器,临池早着名** - “守黑”可能是指文人学者谦虚自守的品质,同时也指书斋或书房中的文具。整句话意味着即使在书斋中守着静谧的黑色生活,也能因才华和勤奋而早早闻名。

6. **春闱携就处,军幕载将行** - 春闱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带着他创作的文稿或使用的文房用品去参加科举考试。军幕载将行,可能是指后来诗人参与军旅生活时,文房用品也随身携带,成为他文思和军事才能的助手。

7. **不独雄文阵,兼能助笔耕** - 意味着这些文房用品不仅仅用于创作雄文,也能辅助日常的文稿撰写和学习。

8. **莫嫌涓滴润,深染古今情** - 不要嫌弃这些文具滴出的一点点墨水,它能深深融入古今的情感之中,反映出诗人的感性与深度。

9. **洗处无瑕玷,添时识满盈** - 通过清洗或使用,文具能够保持无瑕的状态,随着时间的积累,它所承载的知识和情感也越来越丰富。

10. **兰亭如见用,敲戛有金声** - 可能是指如兰亭序这样的经典之作,或使用这些文具时敲击产生的清脆声音,如同金石之声,寓意着这些文具能够帮助创作出美妙而有价值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描绘文人使用珍贵文房用品的过程与感受,展现了文人对文化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风解冻省试》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东风解冻省试》由徐夤所作,显然是对古代科举考试中,文人墨客所使用的文房四宝——砚台的赞美。徐夤作为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其诗作多有描绘文人生活及赞美文房之器的倾向。这首诗可以解读为通过对砚台的描绘和赞美,寓含了对文人精神品质的颂扬,以及对知识、才华和道德修养的重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描写**:“远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开篇即以“端溪”(一种珍贵的石材,因产于广东端州而得名)为砚台来源的象征,暗示其材质的珍贵和工艺的精湛。郢匠,古代指工艺高超的工匠,这里用以形容制作砚台的工匠技艺高超。

2. **细节描绘**:“凿山青霭断,琢石紫花轻”,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制作砚台的物理过程,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创造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这里用“青霭”、“紫花”等富有诗意的词汇,增添了一种艺术氛围,同时“断”和“轻”又体现了技艺的高超。

3. **功能与作用**:“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清”,这两句描述了砚台在文人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墨香四溢,文思泉涌,细腻的描绘出文人使用砚台时的文采飞扬,意境深远。

4. **社会与文化意义**:“入台知价重,着匣恐尘生”,暗示砚台不仅是文人日常用品,更承载着文化与社会价值,它的珍贵不仅在于物质本身,更在于其所代表的学问与智慧。

5. **内在品质**:“守黑还全器,临池早着名”,“守黑”象征砚台的本色,同时也寓意文人的内敛与谦逊。而“临池”则联想到文人习字的场景,表达了文人从小接受教育,渐渐闻名于世的过程。

6. **拓展寓意**:“莫嫌涓滴润,深染古今情”,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砚台的象征意义,不仅是物质上的润泽,更是精神上的滋养,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情感。

7. **结尾的愿景**:“兰亭如见用,敲戛有金声”,兰亭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集会地点,这里用以象征高水平的文化交流和展示。结尾句表达了对砚台能够成为经典之作,对文人墨客的才华和努力给予高度肯定与赞美的愿望。

综上所述,徐夤的《东风解冻省试》不仅对砚台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赞美,更借物喻人,表达了对文人精神、才华与道德修养的颂扬,以及对知识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