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āng jìn shì xiè tíng hào

伤进士谢庭皓

作者:徐夤 
cí ēn yàn tǎ cēn cī bǎng     xìng yuàn yīng huā cì dì yóu
慈恩雁塔参差榜   杏苑莺花次第游
bái rì yǒu chóu yóu kě sàn     qīng shān gāo wò kuàng wú chóu
白日有愁犹可散   青山高卧况无愁

《伤进士谢庭皓》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伤进士谢庭皓》由唐代诗人徐夤创作,表达了一种对于已经逝去的进士谢庭皓的哀悼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让我们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 首句:“慈恩雁塔参差榜,杏苑莺花次第游。”

- **慈恩雁塔**:慈恩寺位于长安(今西安)城南,雁塔则是该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古代,进士及第后会有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考生们会登上雁塔题名,以示荣耀。因此,“慈恩雁塔参差榜”指的是进士及第后的雁塔题名场景,画面中榜文参差不齐,各人排名不同。
- **杏苑莺花次第游**:杏苑,指的是杏花盛开的园林,这里借指科举考试时的春日时节。次第游,意味着事物按照顺序依次出现,这里用来形容科举考试时,考生们按照排名依次庆祝、游园的情形。整体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科举胜利者庆祝及放飞自我,享受美好时光的画面。

### 中间两句:“白日有愁犹可散,青山高卧况无愁。”

- **白日有愁犹可散**:白日,指白天,此处借指进士及第的荣耀与喜悦时光。即使有愁,也因为荣耀而得以化解。意味着即使是短暂的不愉快,也能被这种辉煌的时刻所冲淡。
- **青山高卧况无愁**:青山,代表着静谧与深邃,高卧则意味着安心休息、宁静享受。在诗人的眼中,即便不在荣耀时刻,隐居于青山之中也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理想与对谢庭皓过去辉煌与当下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盛况和对谢庭皓的哀悼,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对人生起伏、辉煌与失落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哀悼了一位已逝的进士,也通过对比在世时的辉煌与最终的命运,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伤进士谢庭皓》古诗词赏析:

徐夤的这首《伤进士谢庭皓》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失去功名的进士谢庭皓的同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前两句的象征**:“慈恩雁塔参差榜, 杏苑莺花次第游。” 这两句采用了典故,将进士们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与自然界的景象相结合,雁塔(慈恩寺的雁塔)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殿堂,榜上的名字如同雁塔上的题名,记录着成功者的荣耀。杏苑莺花则形象地描绘了科举考试前的热闹景象,莺歌燕舞,春意盎然,预示着青春和希望。这种景象与后来的失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第三句的矛盾**:“白日有愁犹可散。” 这句话反映了进士在日常生活中尽管有愁,但还能通过各种方式排解。在这里,愁代表了对未能获得功名的失落和不甘,但依然能够通过与朋友聚会、饮酒、游玩等方式暂时忘却。

3. **第四句的解脱**:“青山高卧况无愁。”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即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如在山中隐居),愁苦可以被超脱。这不仅是对谢庭皓个人境遇的一种理解和安慰,也是对一种更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的向往。青山象征着自然界的宁静与超脱,高卧则是一种隐逸的、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科举成功与失败的两种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失落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在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可以找到安慰和解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与内心的真正价值的思考,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徐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