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huá yīn yáo shào fǔ
寄华阴姚少府
qīng shěng yí hán yè xiān cái chēng dú yín |
清省宜寒夜 仙才称独吟 |
zhōng lái gōng zhuǎn lòu yuè guò gé yí yīn |
钟来宫转漏 月过阁移阴 |
hè bì dēng qián jǐn yún gāo wò wài shēn |
鹤避灯前尽 芸高幄外深 |
xiǎng zhī yīn cǐ xīng zàn dòng yì shān xīn |
想知因此兴 暂动忆山心 |
《寄华阴姚少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喻坦之创作,题为《寄华阴姚少府》,通过对华阴和姚少府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各句的逐段解释:
1. **清省宜寒夜, 仙才称独吟**
- “清省”指环境清静、管理有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华阴这个地方的特点,或许也是对姚少府生活的环境的一种赞美。在寒冷的夜晚,这样的环境更加适合一个人静静地吟诗作赋,表现了姚少府作为“仙才”的独特气质,适宜独自吟唱心中的感受。
2. **钟来宫转漏, 月过阁移阴**
- “钟来宫转漏”描绘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深沉。钟声响起,表示时间的变化,而漏壶的转动则是古代计时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景象,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
- “月过阁移阴”则是对月光移动的描绘,月亮在天空中移动,它的阴影在阁楼上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动和夜的深沉。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姚少府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3. **鹤避灯前尽, 芸高幄外深**
- “鹤避灯前尽”可能是指在明亮的灯光下,周围事物都显得清晰可见,甚至连鹤这样的高远之物都退避三舍。这一句通过鹤的形象,暗示了环境的明亮和周围事物的清晰,同时可能也暗含了一种寂寞或空灵的氛围。
- “芸高幄外深”中的“芸”可能指的是芸香,古代常用来防虫的香料,也象征着学问和知识。这一句可能是在描绘一个高深的、充满学问的环境。结合上一句,整体营造出一个既明亮又高深、既清晰又空灵的场景,也许暗示了姚少府学问高深、生活孤独或对知识追求的高远。
4. **想知因此兴, 暂动忆山心**
- “想知因此兴”可能是在表达诗人通过上述情境的描绘,能够感受到姚少府对自然和山林的深切热爱和向往。这里的“因此兴”可能是指通过观察姚少府的生活环境和状态,诗人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情感。
- “暂动忆山心”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姚少府的生活情景后,勾起了对山林的回忆和向往。这一句将主题直接指向了对自然的怀念和内心的触动,深化了诗人对姚少府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华阴环境、姚少府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自然景象的细致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寄华阴姚少府》古诗词赏析:
喻坦之的这首《寄华阴姚少府》是一首典型的文人赠诗,充满了文学韵味和哲学深度,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姚少府的深厚情感和对华阴山水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清省宜寒夜”**,开篇即以“清省”二字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清爽,暗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和内心的平和。这里,寒夜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清冷。
2. **“仙才称独吟”**,诗人以“仙才”自许,同时赞美姚少府为具有仙人般才情的杰出人物。独吟,即独自吟诗,是文人自我抒怀的常见方式,表现了诗人对高洁、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3. **“钟来宫转漏”**,通过“钟来”和“转漏”这样的细节,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庄重的氛围。这里的“宫”和“漏”都带有深厚的文化意涵,象征着时间和秩序。
4. **“月过阁移阴”**,月光的移动和阴影的变换,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环境的变化和人的思绪的流转。月光和阴影的对比,也暗含了光明与阴影、希望与困惑的双重主题。
5. **“鹤避灯前尽”**,此处通过“鹤”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鹤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清雅的品质,而“灯前尽避”则表现出对人工光源的反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6. **“芸高幄外深”**,“芸”是古代用于书写和存放书籍的物质,这里暗喻书籍的高深和姚少府学识的深厚。“幄外深”则描绘了图书堆砌之高,表现了书房的博学和宁静。
7. **“想知因此兴,暂动忆山心”**,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通过想象和回忆,感受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美好,这种情感的触发,是对姚少府才情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然、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具体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诗中蕴含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审美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