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wén yuán

闻猿

作者:苏拯 
chuí gān cháo yǔ mù     pī suō wò héng jí
垂竿朝与暮   披蓑卧横楫
bù wèn qīng píng shí     zì lè cāng bō yè
不问清平时   自乐沧波业
zhǎng wèi bù dé xián     jǐ dù bì yóu tián
长畏不得闲   几度避游畋
dāng xiào diào tái shàng     táo míng míng què chuán
当笑钓台上   逃名名却传

《闻猿》古诗词释义:

苏拯的《闻猿》是一首描绘渔人生活及心境的诗歌。通过这首诗,作者借渔人之口,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的讽刺。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垂竿朝与暮,披蓑卧横楫**:清晨到夜晚,渔人手持鱼竿,一边垂钓,一边休息在船边。这里描绘了渔人日常生活的场景,展现出他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生活的简单与平实。

2. **不问清平时,自乐沧波业**:渔人不关心国家或社会的政务,只享受着在广阔水面捕鱼的乐趣。这里强调了渔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世无争的态度。

3. **长畏不得闲,几度避游畋**:渔人担心自己的生活不能总是充满悠闲,经历过多次避免外出游猎等其他活动,只想专心于自己的捕鱼工作。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渔人对于稳定生活节奏的重视和对简单生活状态的满足。

4. **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在钓台上钓鱼,看似在逃避名利,实际上名利仍然传播和被人们记住。这句话带有讽刺意味,暗示了即使渔人远离世俗的名利场,名却无法真正远离他们,从而表达了对名利虚幻本质的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简单而又充满挑战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反思和批判。诗中渔人的形象,象征着一种远离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是对社会中浮躁和名利追逐的一种隐性批评。

《闻猿》古诗词赏析:

苏拯的这首《闻猿》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作,其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隐逸观念的探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垂竿朝与暮,披蓑卧横楫**:这两句描绘了垂钓者的一天,从早晨到傍晚,都沉浸在垂钓之中。披着蓑衣,卧在横着的船桨上,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隐士的悠闲生活状态,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

2. **不问清平时,自乐沧波业**:这两句中,“不问清平时”体现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而“自乐沧波业”则表明了诗人享受于钓鱼这项“事业”,在自然中找到了乐趣和满足。

3. **长畏不得闲,几度避游畋**:这两句中,“长畏不得闲”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忙碌和被束缚的畏惧,表达了渴望自由、远离尘嚣的心愿。而“几度避游畋”则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渴望,通过多次逃避游猎(可能象征世俗的纷扰和束缚)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4. **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最后一句“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巧妙地讽刺了传统中对隐士形象的误解——人们往往将隐士视为逃避名声的人,但事实是,真正的隐士在享受自然之乐的同时,并非真正逃避名声,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状态,而非外界的评价。通过“笑”字,诗人在轻松诙谐中揭示了隐逸生活的真正价值和目的。

综上所述,这首《闻猿》诗通过描绘一位垂钓者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对传统隐逸观念进行了反思与修正,强调了精神自由和内心的平静才是隐逸生活的真谛。

苏拯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