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dài mén 。 wǔ wáng
三代门。武王
zhāo rán míng dé bào tiān xiū yuè jì wéi xīn shèng shā niú |
昭然明德报天休 礿祭惟馨胜杀牛 |
èr lǎo wǔ hóu hé suǒ zhà bù guī shāng shòu jǐn guī zhōu |
二老五侯何所诈 不归商受尽归周 |
《三代门。武王》古诗词释义:
《三代门·武王》是唐代诗人周昙创作的一首诗歌。诗中借历史人物周武王的形象,通过一系列典故与对比,描绘出周武王施行仁政,以德服人,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与繁荣。以下是对诗文逐句的解释:
1. **昭然明德报天休, 矧祭惟馨胜杀牛。**"昭然明德"是指周武王以其显著的美德和德行光明照耀,他通过祭祀的仪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传统的宗教习俗,而是体现了他以道德而非暴力作为治理国家的基础。“胜杀牛”可能是指相比于通过牺牲动物的暴力手段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武王更加注重心灵的纯净和道德的高尚。这里强调的是以德服人,而非依靠武力或牺牲来取得神灵的保佑。
2. **二老五侯何所诈, 不归商受尽归周。**"二老五侯"是指在武王伐纣时,包括二位老人和五位侯爵在内的贵族,他们都纷纷倒戈,投向周武王。"何所诈"意为他们并非假装归顺,而是真心诚意地选择了武王,表明了他们对于周武王领导下的正义事业的认可和支持。“不归商受尽归周”则直接反映了在武王的感召下,许多人放弃了效忠商朝,转而加入到周的阵营中,体现了武王德政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绘,赞扬了周武王的德行与智慧,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展示了他如何通过道德的力量,实现国家的统一,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
《三代门。武王》古诗词赏析:
周昙的这首《三代门。武王》诗,是通过周武王的成功来阐述古代的德治思想,以及与商朝统治者的对比,从而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领导者的行为与品德对于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
**首句"昭然明德报天休"**,直接点明了周武王的德行昭著,他的仁慈与德治受到了上天的眷顾与报答。这里的"明德"指的是光明正大的品德和行为,"天休"则是天赐的恩惠。这句话强调了德行对于领导者的重要性,以及德行如何得到上天的奖赏。
**次句"礿祭惟馨胜杀牛"**,对比了两种祭祀方式。"礿祭"是一种较为文明的祭祀,强调的是精神的祭拜和内心的敬意,而"杀牛"则更多地涉及到物质的牺牲。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武王认为精神的虔诚和内心的纯净比物质的献祭更为重要。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宗教仪式的反思,也反映了他对道德和内心的重视。
**"二老五侯何所诈"**,这里的"二老"和"五侯"可能指的是商朝的高官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诗人在此质疑,这些人使用了什么欺诈手段?从下文来看,这可能是在反问商朝的统治者是否通过欺诈或不正当手段维持了他们的地位,而这些手段与周武王的明德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归商受尽归周"**,这句是全诗的结论,明确指出在武王的德治和明智的领导下,人心归向周朝,商朝的统治逐渐瓦解。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和民众认同对于国家治理的决定性作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深刻阐述了德治的重要性,以及道德与民心的关系。它鼓励领导层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行事,以此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上天的恩赐,从而确保国家的繁荣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