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ù cháo mén 。 yuán dì

六朝门。元帝

作者:周昙 
jiù bīng fāng zhì qiáng chōu jūn     yǔ zéi kāi chéng shì jiǎn wén
救兵方至强抽军   与贼开城是简文
qū xiàng pí pá cuī jiǔ chù     bù tú wèi lè xiàng shuí yún
曲项琵琶催酒处   不图为乐向谁云

《六朝门。元帝》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唐诗,名为《六朝门·元帝》,作者周昙。此诗通过对南朝宋元帝刘裕的描写,揭示了历史中一个以悲剧告终的决策。让我们逐段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 **救兵方至强抽军,** -"救兵刚刚到来,却被强行征召军队。"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紧急状况下的决策,即在敌军即将抵达的情况下,元帝强行征召预备役士兵以增援前线。这种行为反映了军事危机的紧迫性和皇帝在紧急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

2. **与贼开城是简文,** -"与敌人开城迎接是简文的做法。" 这句话提到的是简文帝刘义符,作为比较,表明元帝的决策与简文帝的失策(即在敌人尚未完全围城的情况下开城,导致城池被轻易攻陷)形成了对比。这里暗含批评元帝在面对敌人时的策略选择,似乎暗示其决策可能也存在着失败的风险。

3. **曲项琵琶催酒处,** -"在演奏着弯曲颈项的琵琶声中,有人在催促饮酒。" 这句描述了一种轻松、欢愉的场景,与前两句提到的军事紧张和危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可能隐喻了元帝在危机时刻却选择享受片刻的欢愉,而忽略了可能影响全局的决策。

4. **不图为乐向谁云,** -"没有想到音乐与欢愉之后,还能向谁述说。" 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反映了元帝在面对国家危难时,选择享受欢愉而非担忧国家的未来。这种决策最终导致了不利的后果,而元帝可能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面对历史的评价。这一句强调了元帝决策的失误以及由此产生的历史后果,表达了对这种轻视危机、不思国家大计的领导风格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批判了在关键历史时刻,领导者未能作出正确决策,导致国家和人民遭受损失的历史教训。

《六朝门。元帝》古诗词赏析:

周昙的《六朝门。元帝》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揭示了历史中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训。诗的题目“六朝门。元帝”指向了中国历史上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时期的最后一位君主——元帝(即东晋哀帝,本名司马丕),在这里,诗人通过描述历史事件,传达出深刻的历史反思和道德警戒。

首句“救兵方至强抽军”,描绘了元帝在危急关头为了挽救即将崩溃的局势,强行征召军队,反映出他为了国家的存亡而不得不采取的极端措施。这种行为体现了领导人在国家危难时的责任与压力。

次句“与贼开城是简文”,提到的是元帝的前一位皇帝简文帝(司马昱)的故事。简文帝在面对敌人攻城时,虽然有救兵在途,却仍选择与敌人开城投降。这种决策显示出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决策时,人性中的恐惧与妥协。简文帝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负面的教训,那就是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领导人的决策失误可能导致国家的灭亡。

后两句“曲项琵琶催酒处,不图为乐向谁云”,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在国家危难时刻,一些人仍在酒宴中寻欢作乐,全然不顾国家的命运。这种场景反映了人性中的冷漠与自私,以及在大是大非面前,个体价值的轻视。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深刻地批判了在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人们忽视责任和道义,只追求个人享乐的无能和可悲。

这首诗通过描述元帝时期的历史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君主决策的艰难和复杂性,还深刻揭示了在国家存亡之际,人性的弱点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它提醒后人,在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危机时,个人的责任感和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不可忽视的。

周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