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dì hòu fù jú
不第后赋菊
sà sà xī fēng mǎn yuàn zāi ruǐ hán xiāng lěng dié nán lái |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
tā nián wǒ ruò wèi qīng dì bào yǔ táo huā yī chù kāi |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
《不第后赋菊》古诗词释义:
《不第后赋菊》是唐代诗人黄巢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逐句解释:
1. **飒飒西风满院栽,** - 西风猛烈地吹过,把菊花种植在庭院里。这里的“飒飒”形容风声,整句描绘了一幅秋天庭院中菊花盛开的景象。
2. **蕊寒香冷蝶难来,** - 菊花的花蕊因秋寒而显得冷清,散发的香气也因为寒冷而不如夏日那般吸引蝴蝶。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3. **他年我若为青帝,** - 这是诗人假想自己未来的身份。青帝是古代神话中春神的名字,掌管万物生长。诗人在这里用“他年我若为青帝”,暗示自己将来能够改变命运,拥有超凡的能力。
4. **报与桃花一处开.** - “报与桃花一处开”意味着诗人在假想中能够让菊花与桃花在同一时间绽放。这里使用了对比手法,暗含了诗人对过去不顺的反思和对未来改变的渴望。通过让菊花与桃花一起开放,表达了一种打破常规、追求与众不同的理想与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黄巢对自己才华未能被认可的失落,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他用菊花象征自己的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表达了对自己未来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
《不第后赋菊》古诗词赏析:
黄巢的这首《不第后赋菊》以咏菊为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政治抱负,展现了一位不甘平凡、渴望改变现实的志士形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描绘秋风中菊花的凄美景象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诗的首句以“飒飒”一词描绘了秋风的萧瑟,满院栽满菊花的景象被这样的环境所衬托,赋予了菊花一种凄美的氛围。菊花在寒冷的秋季依然绽放,散发着冷冽的香气,蝴蝶难以亲近,这样的描述不仅凸显了菊花的高洁与坚韧,也映射了作者在社会中遭受挫折、被冷落的境遇。
### 蕴含对现实的不满与渴望
“蕊寒香冷蝶难来” 一句,不仅仅是对菊花的客观描绘,更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隐喻。菊花的“蕊寒香冷”象征着作者个人的孤独与不被认可,而“蝶难来”则隐含着社会上无人赏识、理解自己才能与志向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内心的孤独。
### 预言式的理想与抱负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权力的渴望。黄巢以“他年我若为青帝”为假设,表达了自己改变现状、实现理想的决心。他渴望自己成为掌管春之神的青帝,与桃花一起开放,寓意着他希望改变社会的不公,与被贬抑者一同获得公正与荣光。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逆袭,更是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 结语
黄巢的这首诗通过咏菊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政治抱负,既展现了个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个体价值实现的追求。诗中蕴含的强烈情感和深刻意蕴,使其成为唐诗中的一篇佳作,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