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ā luò
花落
xiāng sī yáo zhǐ yù xiāo fēng chàng wàng jiāng shān zǔ wàn zhòng |
相思遥指玉霄峰 怅望江山阻万重 |
huì gé xiǎo chuāng wén fǎ gǔ jǐ tóng hán tà tīng shū zhōng |
会隔晓窗闻法鼓 几同寒榻听疏钟 |
bié lái zhī zi zhǎng cān bǎi yín chù jiāng shuí duì yǐ sōng |
别来知子长餐柏 吟处将谁对倚松 |
qiě zhù rén jiān xíng shèng jiào mò sī tiān lù biàn dēng lóng |
且住人间行圣教 莫思天路便登龙 |
《花落》古诗词释义:
诗词《花落》由卢士衡创作,充满了对自然、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下面逐句解释:
1. **相思遥指玉霄峰,**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某人的深深思念,玉霄峰在此象征着远方、理想中的地方。
2. **怅望江山阻万重,**
“怅望”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对眼前的无奈,“江山阻万重”则形象地描绘了重重阻碍,既可能是地理上的障碍,也可能是情感上的隔阂。
3. **会隔晓窗闻法鼓,**
这里提到的是早晨窗外传来法鼓的声音,可能是对宗教仪式或某种精神修行的象征,暗示诗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4. **几同寒榻听疏钟,**
“几同”表示这种情境常常发生,“寒榻”暗示生活的简朴或某种形式的苦修,“疏钟”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5. **别来知子长餐柏,**
“别来”意味着两人分别已久,“餐柏”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对精神生活、纯洁生活的追求,暗示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对高洁品质的敬仰。
6. **吟处将谁对倚松,**
“吟”意味着创作或思考,此处表达在创作或思考时寻找能与之交流的对象,“对倚松”则充满了自然与哲思的结合,暗示诗人在寻求心灵的寄托和对话。
7. **且住人间行圣教,**
“圣教”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道德规范或宗教教义,诗人希望在世间实践这些教义,倡导正道。
8. **莫思天路便登龙,**
“天路”象征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或超越世俗的生活,“登龙”则是古代传说中通过科举或某些途径达到理想境界的象征,诗人在此告诫自己不要急躁,要脚踏实地,慢慢修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生活情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挚友的思念、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道德与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实践的呼吁。
《花落》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花落》是卢士衡先生的一首借景抒情、寓言人生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相思遥指玉霄峰”**,开篇即以“相思”为题,暗含情感深沉,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玉霄峰的遥指,既是一种空间上的距离,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追寻与渴望。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入了对情感与思念的深刻探讨。
2. **“怅望江山阻万重”**,这一句直接点明了思念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江山的阻隔不仅指地理上的阻隔,也暗喻着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与阻碍。这种阻隔让诗人感到无奈与怅惘,同时也凸显出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坚韧与执着。
3. **“会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诗人借晓窗、法鼓和寒榻、疏钟等意象,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法鼓象征佛法的传播,疏钟则代表内心的平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精神生活与信仰的追求,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4. **“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餐柏、倚松,古代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暗示着诗人的内心追求与理想的生活状态。与“知子”相呼应,这里可能是指对朋友或志同道合者的思念,也有可能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困境的反思。
5. **“且住人间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最后两句诗以一种超然的视角,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平衡的思考。行圣教意味着在人间实践道德与智慧,而莫思天路便登龙则暗示了不应过于向往虚无缥缈的彼岸,而应脚踏实地,珍惜当下的生活。这种思考体现了诗人的哲学观,即在追求精神升华的同时,也要立足于现实,平衡理想与实际。
整体而言,卢士衡先生的《花落》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人生、自然、情感与理想的深刻探索与思考。诗作以自然景观为引,深入探讨了人在面对困境与追求时的情感状态、精神追求与人生哲理,富有启示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