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 qú yáng chūn yóu gǎn jiù jì chái sī tú wǔ shǒu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
xī suì céng jū pén shuǐ tóu cǎo táng yín xiào xīng hé yōu |
昔岁曾居湓水头 草堂吟啸兴何幽 |
yíng sēng cháng tà zhú jiān xiǎn ài yuè dú dēng xī shàng lóu |
迎僧常踏竹间藓 爱月独登溪上楼 |
hán cuì rù yán lán xiù xiǎo lěng shēng yíng zhěn yě quán qiū |
寒翠入檐岚岫晓 冷声萦枕野泉秋 |
cóng jū huàn lù wú yóu dào zuó yè fēn míng mèng qù yóu |
从拘宦路无由到 昨夜分明梦去游 |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古诗词释义:
### 第一首
**昔岁曾居湓水头,草堂吟啸兴何幽,**
- **昔岁曾居湓水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曾居住在湓水的源头。
- **草堂吟啸兴何幽:** 在草屋中吟诗,啸声飘扬,那情调是多么的幽静。
- **迎僧常踏竹间藓:** 经常迎接着僧侣,在竹林间踏着青苔前行。
- **爱月独登溪上楼:** 独自喜欢在溪水之上的楼上赏月。
- **寒翠入檐岚岫晓:** 寒冷的绿色树木映入窗户,清晨的雾岚缭绕。
- **冷声萦枕野泉秋:** 在枕边环绕着的是秋天野外的泉水声。
### 第二首
**独忆当年荷锄日,田间风尘苦不堪,**
- **独忆当年荷锄日:** 单独回忆起当年扛着锄头下田的日子。
- **田间风尘苦不堪:** 在田间劳作的风尘仆仆,非常辛苦。
### 第三首
**夜深酒醒听松声,月下独坐思故人,**
- **夜深酒醒听松声:** 夜深人静时,酒醒后倾听松林中的风声。
- **月下独坐思故人:** 在月光下独自坐着,思念起老朋友。
### 第四首
**风雨飘摇草木秋,人生飘零似浮萍,**
- **风雨飘摇草木秋:** 在风雨中草木凋零的秋天,犹如在动荡中飘摇的草木。
- **人生飘零似浮萍:** 人生如同浮萍一般漂泊不定。
### 第五首
**如今白发添新愁,独对青灯夜更长,**
- **如今白发添新愁:** 现在鬓角新添白发,增添了许多新愁。
- **独对青灯夜更长:** 独自面对昏暗的青灯,夜晚更显得漫长。
整体来看,这五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怀念。从昔日的宁静生活到现在的飘零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李中对过去在朐阳的春游生活的一种追忆与感慨,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全诗充满了对过去的留恋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既有情感的细腻描绘,也融入了对现实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赏析:
1. **昔岁曾居湓水头** - “湓水”指湓江,这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简单的“湓水头”三个字,已经勾勒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为整首诗定下了怀旧的基调。
2. **草堂吟啸兴何幽** - “草堂”代表了诗人的居所,隐含了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吟啸”则描绘了诗人在这里自由抒发情感、陶醉于自然美景的情景,用“兴何幽”来形容,突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3. **迎僧常踏竹间藓** - 这句描述了诗人与僧侣往来,踏着竹林间的青苔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方式。
4. **爱月独登溪上楼** - “爱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而“独登溪上楼”则展现了诗人独享美景的孤独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独处时光的怀念。
5. **寒翠入檐岚岫晓** - “寒翠”指的是清晨山间的青翠景象,随着晨曦的照射,山峦的青翠似乎融入了屋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印象。
6. **冷声萦枕野泉秋** - “冷声”可能是秋夜山间泉水流淌的声音,这一“冷”字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特质,也暗含了诗人对秋夜的凉意与孤独的感知,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声音的独特感受。
7. **从拘宦路无由到** - “从拘宦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与无奈,暗示了过去的生活虽然繁华,却无法自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
8. **昨夜分明梦去游** - 最后一句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刻怀念,以及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梦境中的“去游”,既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