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é pí líng wèi cáo zhāo yòng jiàn jì

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

作者:李中 
jiàn shuō líng quán hǎo     chán yuán xīng mò qióng
见说灵泉好   潺湲兴莫穷
shuí dāng qiū jì hòu     dú tīng yuè míng zhōng
谁当秋霁后   独听月明中
jiàn shí tái huā rùn     suí liú mù yè hóng
溅石苔花润   随流木叶红
hé dāng huà lín yǔ     jì wù xiǎn shū gōng
何当化霖雨   济物显殊功

《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李中所作的《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在解释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和诗”的概念。和诗是一种古代文学体裁,常常在对诗的基础上,由另一诗人作出回应或补充。这首诗的原诗作者为曹昭用,李中则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和诗回应。接下来,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见说灵泉好,潺湲兴莫穷**。"见说"是听说的意思,"灵泉"指的是传说中具有神奇力量的泉水。"潺湲"形容水流轻缓而有韵律,这里描述的是泉水的柔和流淌。"兴莫穷"意味着这里的美景令人感到兴味无穷,无法尽数描绘。整体表达的是诗人听说灵泉之美后,对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 **谁当秋霁后,独听月明中**。"秋霁"是指秋天的天空晴朗无云。"独听"则表示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只有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倾听周围的声音。这里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强调了诗人的独享和内心的平和。

3. **溅石苔花润,随流木叶红**。"溅石"是指水珠飞溅在石头上,"苔花润"则描绘了青苔在水的滋润下生机勃勃的景象。"随流木叶红"则描述了溪流中的落叶在水中随波逐流,呈现出红色的美丽画面。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4. **何当化霖雨,济物显殊功**。"何当"表示希望、期待。"化霖雨"意味着将这种美好的景象化作甘霖,即希望这份美丽能够像雨水一样滋润大地,帮助万物生长。"济物显殊功"则是说这种帮助不仅限于物质层面,更体现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和高尚情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灵泉的美景,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和平、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希望这份美好能惠及万物,带来积极影响的美好愿望。

《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古诗词赏析:

李中的《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并寓含哲理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述灵泉的潺潺流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心灵深处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见说灵泉好”**,开篇点题,引出对灵泉美景的描述,这里的“灵泉”不仅指泉水本身的美丽,更隐含了泉水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清灵与滋养。

2. **“潺湲兴莫穷”**,潺潺流水不息,引发了诗人的无穷兴致。这一句表达了自然美景对人的吸引力,以及在欣赏自然之美的过程中,人们心灵的愉悦与充实。

3. **“谁当秋霁后,独听月明中”**,描绘了在秋雨过后,月光照耀下的灵泉,空灵而静谧的场景。这一句通过“秋霁”与“月明”这样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暗示了人在静谧中能更好地倾听内心的声音。

4. **“溅石苔花润,随流木叶红”**,这两句通过“石”、“苔”、“木叶”等自然元素,展现了流水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以及自然之美在不同元素间的和谐共存。其中,“苔花润”不仅描绘了水珠在苔藓上形成的湿润景象,也隐含了生命的滋润与活力;“木叶红”则展示了秋日的色彩变化,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5. **“何当化霖雨,济物显殊功”**,最后两句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转向对自然之美的哲理思考。这里,作者想象着泉水化为甘霖,滋润万物,显现出独特的功绩。这一设想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表达了对自然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向往,呼吁人们应该像自然一样,以慷慨和无私的姿态去帮助他人,实现生命的价值。

整体而言,李中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富含哲理的佳作。

李中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