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ǔ xù
柳絮
chí táng duō xiè jiǔ yān liú zhǎng dé shuāng líng fàng zì yóu |
池塘多谢久淹留 长得霜翎放自由 |
hǎo qù jiān jiā shēn chù sù yuè míng yīng rèn jiù jiāng qiū |
好去蒹葭深处宿 月明应认旧江秋 |
《柳絮》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标题是《柳絮》,作者是李中。整体上,这首诗是对柳絮的赞美与深情描写,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感受。以下是逐段解释:
1. **池塘多谢久淹留, 长得霜翎放自由,**
这两句描绘了柳絮在池塘停留的景象。"多谢"表达了对池塘的感谢,"久淹留"则是描述柳絮在池塘中停留已久。"霜翎"可能是指柳絮的白色外观,与霜的白色相似,"放自由"表达了柳絮随风飘动、获得自由的状态。这里通过柳絮在池塘的停留,表达了其与水边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由此而来的自由。
2. **好去蒹葭深处宿,**
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柳絮在自然界中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好去"有建议或希望的意思,"蒹葭"指的是芦苇,是水边常见的植物。这里将柳絮与蒹葭相联,寓意柳絮在水边寻找宁静的栖息之所,进一步深化了其自然状态的描绘。
3. **月明应认旧江秋,**
最后一句表达了月光下的柳絮能够辨识出原有的江秋景象。"月明"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使得景象更为清晰可见。"应认旧江秋"则表达了柳絮能够感知到过去季节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连贯性和柳絮与环境的亲密关系。这句诗不仅展示了柳絮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也暗示了其对季节更替的敏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柳絮在池塘中的停留与自由飘荡,寻找适宜的栖息地,以及在月光下辨识季节景象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与诗人对自然界美好景象的深深感触。
《柳絮》古诗词赏析:
李中的这首《柳絮》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静美与自由的精神,传递了对自然和生活深层次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崇敬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池塘多谢久淹留,长得霜翎放自由”,以“池塘”作为背景,描绘了柳絮在池塘边停留许久的情景。这里,“霜翎”指的是柳絮的白色外形,如同被霜覆盖的羽毛。这句话中的“多谢”充满了感恩之情,柳絮感谢池塘长久的容纳与保护,同时也暗示了柳絮等待时机自由飞翔的心态。整句通过“久淹留”与“放自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柳絮由束缚到解放的过程,充满了生命力量的释放与喜悦。
次句“好去蒹葭深处宿,月明应认旧江秋”,进一步描绘了柳絮去往更广阔天地的景象。这里的“蒹葭深处”象征着更为遥远和未知的世界,柳絮选择在那里安息,体现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而“月明应认旧江秋”则暗示了柳絮无论去到何处,都会怀念曾经与池塘、秋日江景的联系,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恋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激。
整首诗通过柳絮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由、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变化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也提醒读者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勇敢追求心中的自由与梦想。这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受到一份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