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rì shū huái jì wéi zhēn dà shī
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
suí yuán zhù píng xī xīn yǐ wù wú shēng |
随缘驻瓶锡 心已悟无生 |
mò zuò yān xiá sàn xián guān shuǐ yuè míng |
默坐烟霞散 闲观水月明 |
zhú shēn fēng bèi lěng táng jiǒng qìng piān qīng |
竹深风倍冷 堂迥磬偏清 |
yuàn zuò chuán dēng zhě wàng yán xué jìng míng |
愿作传灯者 忘言学净名 |
《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为《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作者为李中。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法传承的渴望与决心。下面逐段解释诗文的意思:
1. **随缘驻瓶锡, 心已悟无生**:诗人随遇而安,不拘泥于外在的环境和物质,所携带的只是象征佛法传承的“瓶锡”(“瓶”可能指装水的容器,象征佛法的滋润,“锡”与“水”结合,暗示佛法的流动与普及)。他已经领悟到“无生”的道理,即一切有生有灭的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永恒的生命。这里的“无生”是对佛教中“无我、无常、涅槃”等核心观念的体现。
2. **默坐烟霞散, 闲观水月明**:诗人静静地坐着,周围的烟云和霞光已经消散,展现出一种内心平静、超然物外的境界。他闲适地观察着水面映照的月光,月光清澈明亮,映照出他内心的清明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3. **竹深风倍冷, 堂迥磬偏清**:竹林深处,寒风显得更加寒冷,而庙堂的回音中,钟磬的声音更加清晰、悠长。这两句描述了环境的寒冷与清净,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高与坚守。
4. **愿作传灯者, 忘言学净名**:诗人表达了希望成为佛法的传递者(“传灯者”),传承佛法的意愿。他愿意放弃言语的束缚,深入学习佛法的核心——《净名经》,强调通过直接体验和理解佛法的真谛,而不是仅仅依赖语言的解释。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冬日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的交融,表达了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佛法传承的渴望。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心灵状态与外界环境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平静的生活态度。
《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古诗词赏析:
这首《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是李中的一首诗歌,其内涵丰富,以冬日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邃的理解、内心的平和以及对传授佛法、净化心灵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随缘驻瓶锡, 心已悟无生**: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生活如同禅宗的“瓶锡”,即简单的行囊与生活必需品,不追求外在的富足。"心已悟无生"点明了内心的超脱,理解了生命本身的空性,即一切生命皆无常,不存在永恒的自我。
2. **默坐烟霞散, 闲观水月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静坐于烟霞之中,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对宇宙真理的直观体验。"水月明"象征着镜中之月,本体为水,而月不染于水,比喻真正的智慧在表象背后,超越了现象世界的束缚。
3. **竹深风倍冷, 堂迥磬偏清**: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越。"竹深风倍冷"可能意味着环境的清冷或内心的孤寂,但"堂迥磬偏清"则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与超越,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清静和超脱。
4. **愿作传灯者, 忘言学净名**: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传灯者”的愿望,即愿意继续传承佛法,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找到心灵的明灯。"忘言学净名"出自《维摩诘所说经》,意味着通过实践而非言语,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这表达了诗人不仅要理解和领悟佛法,更要身体力行,传递智慧和慈悲。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冬日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内心的平和以及对精神传承的向往,体现了禅宗追求心灵自由和智慧生活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