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 zhōng shū pān shě rén
献中书潘舍人
zì bié wú shī hòu fēng sāo dào shèn gū |
自别吾师后 风骚道甚孤 |
xuě shuāng qīn bìn fà yīn xìn gé jiāng hú |
雪霜侵鬓发 音信隔江湖 |
rǎo rǎo bēi shí shì yōu yōu yì mèng tú |
扰扰悲时世 悠悠役梦途 |
xiàng gōng qī jǐn jié duō bìng pà qīng hú |
向公期尽节 多病怕倾壶 |
jiàn jì suī cán zhì yōu qíng rěn shǐ gū |
贱迹虽惭滞 幽情忍使辜 |
shī chéng tiān wài jù qí fù yè zhōng tú |
诗成天外句 棋复夜中图 |
luò bì dēng huā suì piāo chuāng xuě piàn cū |
落壁灯花碎 飘窗雪片粗 |
zhǔ chá shāo lì xīng zǎo wǎn fù wéi lú |
煮茶烧栗兴 早晚复围炉 |
《献中书潘舍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李中所作的《献中书潘舍人》。我们可以逐段解释一下诗的含义:
1. **自别吾师后,风骚道甚孤。** - 在告别我的老师之后,遵循风雅之道的道路变得孤独。这里“风骚”指的是古代的文学传统,作者在这里感叹自离开老师后,独自追求文学之道,感到了道路的孤独。
2. **雪霜侵鬓发,音信隔江湖。** - 白发如雪,霜华已侵,与远方的音信也已隔绝,像是被江湖之遥所阻隔。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岁月流逝,与外界联系稀少的现状。
3. **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 - 世事纷扰,我悲叹这个时代,仿佛在梦境中追逐着永无止境的道路。这里的“扰扰”形容世事的纷乱,而“役梦途”则表示在虚幻的梦境中挣扎着前进。
4. **向公期尽节,多病怕倾壶。** - 向尊敬的您表达我的忠诚与奉献,然而因为身体多病,害怕自己无法尽兴地表达敬意。这里表达了对某位官员或长者的尊重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身体状况不佳的现实。
5. **贱迹虽惭滞,幽情忍使辜。** - 我的微不足道的足迹虽然滞留在低处,但我的内心情感绝不会辜负。这里作者在谦虚中表达了自己即使处于平凡或不如意的位置,内心的志向与情感也不会轻易消逝。
6. **诗成天外句,棋复夜中图。** - 诗作如同在天边流淌的诗句,棋局则像是夜晚深思的图谱。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在创作诗歌和棋艺时的专注与投入,仿佛超脱了日常,达到了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7. **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粗。** - 灯光下的灯花在墙壁上破碎,窗外的雪花粗犷地飘落。这些描述既反映了自然界的景象,也寓意了诗人的孤独与世事的变幻无常。
8. **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 - 煮一壶茶,烤几个栗子,享受这份静谧的时光,想象早晚能再次围坐在炉火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简单的生活场景中寻找乐趣与安宁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李中向某位高级官员(中书潘舍人)表达的尊敬与忠诚之情,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在个人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的挣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献中书潘舍人》古诗词赏析:
李中的《献中书潘舍人》是一首向中书潘舍人致敬并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师长、对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情感的抒发**:作者通过“自别吾师后,风骚道甚孤”表达了与师长离别后的孤独感,以及在文学道路上的孤独。用“雪霜侵鬓发”描绘岁月的无情,以及岁月在他身上的痕迹,暗含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2. **时代与个人命运**:“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揭示了作者对动荡时代的哀伤,以及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这种“悲”不仅是对社会的忧虑,也可能是对自己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
3. **对师长的敬仰与期待**:“向公期尽节,多病怕倾壶”表达了作者对潘舍人的敬仰,希望能尽心尽力追随,同时暗含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以及面对师长时的紧张与期待。
4. **自我反思与坚持**:“贱迹虽惭滞,幽情忍使辜”展现了作者面对低微职位的自我反省,以及对于内心追求的坚持。即便处境艰难,也不愿放弃内心的追求。
5. **艺术创作**:“诗成天外句,棋复夜中图”表明作者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与深意融入其中。
6. **自然景物的描绘**:“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可能也寓含着对现实生活的不如意的描述。
7. **生活情趣的展现**:“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描绘了作者在生活中的小确幸,煮茶、烧栗等日常活动在他看来是一种享受,体现了生活的诗意和对温暖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师长的敬仰、对时代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展现了他的艺术追求、生活情趣以及对于自然和日常的感悟。通过这些情感的交织,李中创作出了一首富有深度和情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