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rì zǐ yán shān qī kè bù zhì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
dōng guān shí xián xiá hái xiū yù shǔ shū |
东观时闲暇 还修喻蜀书 |
shuāng jīng chí xiàn dào bǎi yuè cóng yáo chē |
双旌驰县道 百越从轺车 |
guì dù chén cān bà tān quán fǎng gǔ chū |
桂蠹晨餐罢 贪泉访古初 |
chūn jiāng duō hǎo jǐng mò shǐ zuì yín shū |
春江多好景 莫使醉吟疏 |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古诗词释义: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是五代时期南唐诗人徐铉的代表作品。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期待朋友相聚而未能如愿的孤独心情,同时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历史的缅怀。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每一句:
1. **东观时闲暇,还修喻蜀书**:
这句诗开篇即展现诗人在东边的观景台度过一段闲适时光,同时在忙碌之余,还从事了修复关于蜀地的文献工作。这里“东观”可能象征了书房或图书馆,暗含了作者对学问和历史的兴趣。
2. **双旌驰县道,百越从轺车**:
“双旌”指的是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这里可能象征着县官或使者们的出行场景,描述了他们驾车沿县道行驶的情景。"百越"是指古代南方的众多部落或地区,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各地的人们跟着官员或是使者们一同前往的目的地,象征着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活动景象。
3. **桂蠹晨餐罢,贪泉访古初**:
“桂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蛀蚀桂花的虫,这里可能象征着作者清晨结束了一顿饭后,开始了一次访古之旅,或者是对历史的深入探索。“贪泉”则是一个历史典故,传说饮用贪泉之水的人会变得贪婪,这里可能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对古代历史遗迹的好奇和探索,或是比喻在历史的探索中可能带来的某种影响。
4. **春江多好景,莫使醉吟疏**:
最后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对春日江景的赞美之情:“春江多好景”,春天的江面充满了美丽的景色。然而,他警告自己不要因为沉浸在这美景中而疏远了对诗歌的创作。这里体现了诗人既热爱自然之美,又不忘文学创作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追忆为主线,抒发了诗人在期待朋友相聚而未如愿时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历史、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古诗词赏析: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是南唐文学家徐铉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徐铉在春日里独游紫岩山的个人体验为背景,反映了他的思想情绪和人格特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解释**:标题“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点明了创作的季节(春日)、地点(紫岩山)以及诗中事件的背景(约见客人未能如愿)。紫岩山在古代是文人雅士游赏、寻求灵感的胜地,这为诗的氛围和情感增添了一层诗意。
2. **主题与情感**: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在春日访友未遇的孤独与淡淡的忧郁之情。通过描绘春日山中清新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个人活动,流露出一种超然于世、寄情山水的文人情怀。作者在诗中不仅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还通过“闲暇”与“喻蜀书”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在官场之外寻求精神寄托的一面。
3.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诗中多处描绘自然景色,如“春江多好景”,通过景物的美丽和生命力,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叙事与抒情的融合**:作者在叙述自己的活动,如“桂蠹晨餐罢,贪泉访古初”,时而穿插个人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既有故事情节的推进,又有深厚的情感流露。
-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闲暇”与“期待”的状态,以及“春日美景”与“期客不至”的情感差异,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4. **结语**:总体来说,《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通过徐铉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寻找精神寄托与自我慰藉的旅程,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与期盼,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徐铉通过这首诗,不仅传达了个人情感,也传递了一种超越具体情境的普遍情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孤独时刻的反思。
徐铉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情感和精妙的表达,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文学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