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iǔ rì yǔ zhōng

九日雨中

作者:徐铉 
chuán shén zōng jì běn lái gāo     zé pàn xíng róng kuì cǎi háo
传神踪迹本来高   泽畔形容愧彩毫
jīng yì gōng chén duō zhù wàng     líng yān gé shàng mò cí láo
京邑功臣多伫望   凌烟阁上莫辞劳

《九日雨中》古诗词释义:

徐铉的《九日雨中》是一首描述在雨中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的重阳节)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英雄功绩的赞美。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传神踪迹本来高,泽畔形容愧彩毫,**
- **传神踪迹本来高**:这里的“传神”可以理解为传递或展现人物的形象和精神,而“踪迹”则指的是人物的行为、事迹或历史的痕迹。此句在说,那些历史上的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留下的事迹和精神,是用语言和文字难以完全传达的。他们如神一般,他们的行为和成就超越了常规的描述。
- **泽畔形容愧彩毫,**:这句话中的“泽畔形容”可能指的是在水边,用文字来描绘、描述。而“愧彩毫”则表达了一种惭愧之意,可能是在说那些伟大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即使用最绚丽的笔墨也难以完全描绘出他们的风采和伟大。这里的“彩毫”指的是华丽、鲜艳的笔画,比喻优美的文字。

2. **京邑功臣多伫望,凌烟阁上莫辞劳,**
- **京邑功臣多伫望**:这句提到“京邑”即指首都或繁华的大都市,而“功臣”是指对国家或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在这样的城市里,很多的功臣都在等待、期待着被表彰或纪念。这句话暗示了对那些在历史或现实中有功绩的人的尊敬与怀念。
- **凌烟阁上莫辞劳**:凌烟阁是中国古代一种表彰功臣的建筑,位于长安城中。这里“莫辞劳”意味着不要觉得辛苦,要积极地付出和努力。这句话是鼓励那些功臣们,尽管可能会在表彰或记念过程中付出许多努力,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能够得到后世的认可和纪念是他们的荣耀。总的来说,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功臣们辛勤付出的认可与赞美,以及对他们伟绩的怀念。

《九日雨中》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九日雨中》这首诗,虽然是七言绝句,但却不失为一首对历史人物、政治现象以及个人情感深沉思考的佳作。从标题“九日雨中”来看,这首诗的背景是在一个雨天的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九日是农历的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象征着长寿和祝愿。然而,作者在此时选择在雨中吟诗,似乎在借物抒怀,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沉的思考。

首句“传神踪迹本来高”,开篇即揭示了诗中主角——历史上的某位功臣或英雄,他们以卓越的才智和功勋留下了传世的风采和声誉。这里的“高”不仅仅是地位、功绩上的“高”,更多地是道德、精神层面的高度,即对理想的追求、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

第二句“泽畔形容愧彩毫”,这里以“泽畔”(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或水边)象征功臣的品格或所处的环境,而“彩毫”则比喻文采或荣誉。这句话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形象的敬仰,同时也暗示着他们的形象和事迹难以被完全描绘和赞扬,有一种难以尽述的遗憾和感慨。

接下来,“京邑功臣多伫望”,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功臣在历史舞台上的形象。这里的“伫望”既有期待、希望的意味,也可能包含了一种对过往荣耀的怀念和对后世影响的期许。这种情感不仅是对个人功业的追忆,也寄托了对历史记忆的重视和对后代影响的思考。

最后一句“凌烟阁上莫辞劳”,借用了唐代为表彰功臣而设立的凌烟阁的典故,表达了对功臣们的高度评价和对其功勋的肯定。凌烟阁是李世民为了纪念功臣而修建的画阁,存放了功臣的画像。这里“莫辞劳”即不要觉得劳累或辛苦,实际上是对这些功臣不懈奋斗、默默奉献精神的赞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赞美,反映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历史贡献的深刻理解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通过对比、反问、引用等手法,诗的语言凝练而意味深长,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徐铉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