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ū chǔ shì xiāng yǔ yǒu shān shuǐ zhī yuàn jiàn sòng zhì nán kāng zuò cǐ yǐ bié zhī

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

作者:徐铉 
sūn jiā xū zuò diào zhū gū     zhāng sǒu sēng fáng jiàn shǒu shū
孙家虚座吊诸孤   张叟僧房见手书
èr jì huān yóu jīn ruò cǐ     mǎn yī líng lèi yù hé rú
二纪欢游今若此   满衣零泪欲何如
yāo jiān jīn yìn cóng rú dòu     jìng lǐ shuāng huá yǐ mǎn shū
腰间金印从如斗   镜里霜华已满梳
zhēn zhòng yuǎn gōng yīng xiào wǒ     chén xīn wéi cǐ wèi néng chú
珍重远公应笑我   尘心唯此未能除

《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由唐代文学家徐铉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朱处士离别之情,以及对过往生活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孙家虚座吊诸孤**:首句以孙家的空虚座位和吊唁场景起笔,暗示了友人的离别和对朋友后代的关切,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

**张叟僧房见手书**:紧接着描述了在张叟的僧房里,作者见到了友人手写的信件。这一细节增添了别离的感伤和离别后思念的深度。

**二纪欢游今若此,满衣零泪欲何如**: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二十年间与友人欢聚时光的追忆。如今别离在即,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涟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油然而生。

**腰间金印从如斗,镜里霜华已满梳**:这一联通过物象的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经历的丰富。腰间的金印可能象征着权力或地位,而“如斗”则夸张地强调了其巨大;相反,“镜里霜华”则描绘了岁月带来的白发,寓意青春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珍重远公应笑我,尘心唯此未能除**:最后两句是对佛家僧人远公的引用,表达了对朱处士能够超脱世俗、远离尘心的敬仰与自愧。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对尘世的眷恋与对超脱的向往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同时表达了对岁月无情、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诗《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具体的景象表达,展现了一种深厚的人情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孙家虚座吊诸孤, 张叟僧房见手书”**: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了友人分别时的环境氛围。孙家的空虚座位象征着友人的离去,使人感伤;张叟在僧房留下手书,则是友情的永恒见证。这样的设定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2. **颔联“二纪欢游今若此, 满衣零泪欲何如”**:这一联中,“二纪”意味着两位朋友相识已有二十二年,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经历的欢乐时光如今似乎在这一别后变得如此短暂和珍贵。满衣的泪水则是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颈联“腰间金印从如斗, 镜里霜华已满梳”**:这一联通过对比性的描述,反映了人世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金印代表权力和地位,而“如斗”夸张地强调了其巨大,暗示了某种理想或现实的失落。镜中的“霜华”(白发)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衰老,暗示了尽管曾经拥有过辉煌,但终将回归平凡和老去。

4. **尾联“珍重远公应笑我, 尘心唯此未能除”**:远公,可能是指佛家的高僧,用以象征超脱尘世的智慧和心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对自身未能完全达到超然境界的自省。最后一句“尘心唯此未能除”则意味着尽管身处于世俗之中,但内心的向往和追求始终未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具体的场景描绘,反映了对友情、时间、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和超然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徐铉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