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ǐ luò cí
齿落词
yī piàn cán yáng jǐng méng lóng dàn yuè zhōng |
一片残阳景 朦胧淡月中 |
lán yá yū nèn zǐ lí jiá mǒ shēng hóng |
兰芽纡嫩紫 梨颊抹生红 |
qín ruǎn zī qīng gé guān zān yǎng sù fēng |
琴阮资清格 冠簪养素风 |
yān xiāo bàn zhī zú lì yǐn shào xiāng tóng |
烟霄半知足 吏隐少相同 |
《齿落词》古诗词释义:
《齿落词》这首诗,通过王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内省、淡泊与自然之美的画卷,表达了一种对生活深沉的感悟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下面逐段解释:
1. **一片残阳景, 朦胧淡月中**:此句描绘的是夕阳西下,月光初生的时刻,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景象。残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淡月则代表着新的开始或希望的微光,寓意着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2. **兰芽纡嫩紫, 梨颊抹生红**:通过描绘兰花初生的嫩芽呈现出深紫色,梨花的花瓣略带红晕,展现了一种自然界的生机与美好。兰与梨,都代表着高洁与清雅,以此象征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3. **琴阮资清格, 冠簪养素风**:这里的“琴阮”指弹奏乐器,“清格”意为清雅的风度和格调,“冠簪”则指帽子和发簪,是古代文人常佩戴的饰品,“养素风”则是指保持朴素的风度和生活方式。整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和外在的装饰来修养心灵,追求内心的清静和高雅。
4. **烟霄半知足, 吏隐少相同**:最后一句,“烟霄半知足”,借烟云和天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满足感,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像烟云一样,享受淡泊宁静的生活。而“吏隐少相同”,则是在说很少有人能够像他一样,在做官的同时还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暗示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真正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
《齿落词》古诗词赏析:
王周的《齿落词》是一首富有意蕴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传达出诗人对人生、自然、艺术以及社会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的开头以“一片残阳景, 朦胧淡月中”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通过“残阳”与“淡月”这两个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永恒,引人深思。
2. **生动的色彩对比**:“兰芽纡嫩紫, 梨颊抹生红”两句,以“紫”与“红”鲜明的色彩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的期望。
3. **艺术与审美的追求**:“琴阮资清格, 冠簪养素风”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和生活审美的追求。在这里,“琴阮”代表了音乐和乐器,是艺术的象征,“清格”和“素风”则表达了高雅和纯净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4. **人生哲学的体现**:“烟霄半知足, 吏隐少相同”这两句蕴含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和高雅的艺术生活中,人们对于满足的追求也是半途而废,隐居官场的人们难以找到完全相同的共鸣,或许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某种感慨。
整体来看,《齿落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哲思性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