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nán lù ǒu shū
施南路偶书
huà chuán wǎn guò táo jīn qì bú jiàn huáng jīn wéi jiàn shí |
画船晚过淘金碛 不见黄金惟见石 |
yóu kǒng huáng jīn jià wèi gāo jiàn de zī zhū jǐ duō lì |
犹恐黄金价未高 见得锱铢几多力 |
《施南路偶书》古诗词释义:
王周的这首《施南路偶书》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感的画面,并蕴含了一定的哲理。让我们逐句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 **画船晚过淘金碛,不见黄金惟见石,**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画船缓缓驶过淘金区域的画面。但是,诗人在这样的场景中并未发现黄金,只看到了石头。这里采用了“不见黄金惟见石”的对比手法,暗示了追求与发现之间的不匹配。
2. **犹恐黄金价未高,**
这句诗表达了对黄金价值不确定的担忧。即使在淘金的地方,诗人仍然担心黄金的价格可能还没有达到他认为的高点。这反映了对财富和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不确定性的敏感。
3. **见得锱铢几多力。**
最后一句“见得锱铢几多力”直接点出了主题。这里“锱铢”是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比喻极小的财富或价值。这一句的意思是,每获得一点小财富,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这表达了作者对努力与收获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即每一点财富的积累都来之不易,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综上所述,整首诗通过描绘淘金的场景和思考,反映了作者对财富、努力与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努力与收获平衡的思考。
《施南路偶书》古诗词赏析:
王周的《施南路偶书》通过描绘经过淘金碛的场景,寄寓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画船晚过淘金碛”**,首先展现了一个晚归的画面,画船是古代常见的水上交通工具,这里借以描绘一种悠闲与宁静的氛围。夜晚的景色往往给人以深思的空间,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思考的基调。
2. **“不见黄金惟见石”**,这句直接对比,反映了在淘金碛这样一个地点,人们可能追求的财富(黄金)反而未见,只留下了一些石头。这种对比暗示了人生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追求过程中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3. **“犹恐黄金价未高”**,这里通过反问表达了一种担忧。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人们依然担心黄金的价格还不够高,暗含了对价值的不断追求和对财富永不满足的心态。这种心态既是人性的普遍追求,也是社会竞争的现实反映。
4. **“见得锱铢几多力”**,最后一句用“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比喻极小的重量)来形容对财富的计算,体现了对价值的极度关注和对付出的强调。通过计算单位的微小,强调了在追求财富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和付出都极其珍贵,反映了劳动的价值和辛勤工作的精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淘金碛这一特定场景下的社会现象和个人心态,展现了对财富、努力与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洞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寓言式地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奋斗与价值实现的反思,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广泛的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