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ù zhú huā

玉烛花

作者:刘兼 
jùn chéng lóu gé rào jiāng bīn     fēng wù qīng qiū rù wàng pín
郡城楼阁绕江滨   风物清秋入望频
tóng gǔ jì lóng yún sāi miào     lú huā piāo shì xuě zhān rén
铜鼓祭龙云塞庙   芦花飘市雪粘人
lián pī jìng zhǎo qún xiāng sàn     lù diǎn hán yān yù piàn xīn
莲披净沼群香散   鹭点寒烟玉片新
guī qù dù líng chí guǎn zài     qiě jiāng cháo fú fú āi chén
归去杜陵池馆在   且将朝服拂埃尘

《玉烛花》古诗词释义:

这首《玉烛花》是唐代诗人刘兼所作的一首描绘地方景致与人文活动的诗歌。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郡城楼阁绕江滨,风物清秋入望频。**
郡城的楼阁围绕在江边,清秋的景色频繁地进入视野。这一句描绘了城市的风光,以及秋天特有的清新和宁静,使人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凉爽气息和城市中建筑的高耸与繁荣。

2. **铜鼓祭龙云塞庙,芦花飘市雪粘人。**
在祭坛上敲响铜鼓,祭龙仪式庄严举行,云雾缭绕的山庙里充满神秘感。芦花在市集上随风飘荡,雪花般轻柔地沾在行人的身上。这句诗描绘了民间祭祀活动的庄严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展现出人与自然、信仰与生活之间深刻的联系。

3. **莲披净沼群香散,鹭点寒烟玉片新。**
莲花在清澈的池塘中绽放,散发着阵阵芳香。白鹭点缀在寒烟之中,宛如一片片玉石般的新鲜。这里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水边的自然风光,莲花与白鹭共同构成了画面的主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4. **归去杜陵池馆在,且将朝服拂埃尘。**
归乡之后,杜陵的池馆依旧存在。此时,诗人打算整理朝服,拂去上面的尘埃。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官场生活的回顾与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对于归隐生活的期待与准备。归去杜陵,可能是回到故乡或隐居之地,展示了一种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传统祭祀活动的敬重,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和生活选择的深刻思考。

《玉烛花》古诗词赏析:

刘兼的《玉烛花》一诗,描绘了一幅丰富而细腻的秋日江滨风光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和地方风俗的独特感悟。这首诗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情境的深沉思考。

### 风景描绘的细腻与丰富

首句“郡城楼阁绕江滨”便以大气开篇,点明了诗境的地点与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接下来,诗人通过对“风物清秋入望频”的描述,巧妙地引入了季节性的情感色彩,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秋风的轻拂和江面的宁静。

随后,通过“铜鼓祭龙云塞庙,芦花飘市雪粘人”两句,诗人不仅描绘了当地的民俗活动——铜鼓祭龙,还巧妙地将芦花比作飘雪,形象地描绘了江市的景象,既展现了地方特色,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画面感。

### 自然景观的诗化

“莲披净沼群香散,鹭点寒烟玉片新”两句则集中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纯净与生机。通过“莲”与“鹭”这两种典型的自然元素,诗人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生动地展现出来,莲的清香、鹭的灵动,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也赋予了诗歌以清新脱俗之感。

### 个人情感与文化内涵

最后,“归去杜陵池馆在,且将朝服拂埃尘”两句,通过历史人物杜陵的典故,与个人情感相融合,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生活、文化传统的怀念与珍惜。同时,这也揭示了诗人作为一位官员,对官场尘埃的反思,以及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总结

刘兼的《玉烛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地方风俗的诗歌,更是一首寓含个人情感与文化思考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自然美、人文美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刘兼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