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gōu píng shì
酬勾评事
qū zhǐ píng yáng bié shè lián chán guāng yì bǎi dù céng yuán |
屈指平阳别社莲 蟾光一百度曾圆 |
gū yún zì zài zhī hé chǔ báo huàn cēn cī yì xìn yuán |
孤云自在知何处 薄宦参差亦信缘 |
shān jùn pī fēng fāng mù ruò huā shí fēn mèi gèng qī rán |
山郡披风方穆若 花时分袂更凄然 |
yáo biān xiāng sòng jiā líng àn huí shǒu qún fēng gé cuì yān |
摇鞭相送嘉陵岸 回首群峰隔翠烟 |
《酬勾评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刘兼写给勾评事的一首酬答之作,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旧友别离的深情回忆与感慨。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屈指平阳别社莲, 蟾光一百度曾圆**
这两句通过回忆与友人在平阳时一同欣赏莲花的场景,以及月圆之夜的美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美好回忆。"屈指"意为数着手指,形象地表示了对往事的回忆;"蟾光"指的是月亮的光辉,"一百度"则强调了月圆之夜的次数,暗含了友情的深厚与时光的流逝。
2. **孤云自在知何处, 薄宦参差亦信缘**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孤云"象征了友人离散的孤独,"自在"则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祝愿。"薄宦"意为微薄的官职,"参差"则暗示了命运的多变与不可预测,"亦信缘"表达了对命运安排的认可与接受,同时也隐含了对朋友离散的无奈。
3. **山郡披风方穆若, 花时分袂更凄然**
这两句描述了友人分别后,诗人面对山郡的风,心中生出的感慨。"披风"象征了对别离的迎接,"穆若"表达了对别离后环境的冷静描述。"花时"指春暖花开的季节,"分袂"是离别之意,"更凄然"则表达了在美好季节里别离的悲伤与不舍。
4. **摇鞭相送嘉陵岸, 回首群峰隔翠烟**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摇鞭"的动作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期待,"嘉陵岸"则指送别地点,可能是嘉陵江畔。"回首"则表达了离别后对友人的深情回顾,"群峰隔翠烟"则用壮丽的山景象征了距离的遥远和时光的流转,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氛围。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别离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对友人离散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流转的深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酬勾评事》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酬勾评事》是唐代诗人刘兼所作,通过对与友人勾评事的离别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起句直入主题**:“屈指平阳别社莲, 蟾光一百度曾圆。”首句通过屈指计算离别的时间,暗示与勾评事的分别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同时将“别社莲”与“蟾光”结合,用月亮的圆缺来象征时光的流转,寓意友谊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如初的纯洁与美好。
2. **描绘别后的思念与自由**:“孤云自在知何处, 薄宦参差亦信缘。”诗人用“孤云”自喻,表达自己在友人离去后如同云朵一般无拘无束,但又感到不知友人行踪的孤独。同时,“薄宦”和“参差”则流露出对仕途、生活的无奈与不顺,但在“信缘”二字中,诗人也表达了对命运与友情的积极态度。
3. **山水与别离的凄美**:“山郡披风方穆若, 花时分袂更凄然。”这里通过描写山郡的风和花开时的分别,营造出一幅凄美的画面,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深化了别离时的感伤氛围。风和花,既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友谊的深厚,即便分别,那份情感仍旧如花香般弥漫。
4. **离别后的思念与祝福**:“摇鞭相送嘉陵岸, 回首群峰隔翠烟。”离别时,诗人摇动马鞭,目送友人踏上嘉陵江岸,心中充满不舍。而“回首群峰隔翠烟”则将思念与自然景色结合,使得离别之情更加缠绵悱恻,同时也暗示着未来的某一天,两人心中的山峰(象征友情)会被眼前的翠烟(象征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隔断,但这份深情不会被抹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友情、离别、时光流转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交织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