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jùn hòu yǒu jì
到郡后有寄
jiā líng jiāng pàn jiē róng chuān liǎng pàn jīng qí xià lài chuán |
嘉陵江畔接荣川 两畔旌旗下濑船 |
jùn yìn yǐ fēn yán zhàng dì cháo yī yóu rě yù lú yān |
郡印已分炎瘴地 朝衣犹惹御炉烟 |
lián táng xiǎo yǐn xiāng suí tǐng yuè xiè gāo yín shuǐ yā tiān |
莲塘小饮香随艇 月榭高吟水压天 |
jǐn zì mò xián guī lù yuǎn huá yí yī tǒng tài píng nián |
锦字莫嫌归路远 华夷一统太平年 |
《到郡后有寄》古诗词释义:
《到郡后有寄》是刘兼创作的一首诗。整首诗通过描绘在郡(地名,可能是四川广安的旧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赏以及对国家统一、太平盛世的歌颂。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嘉陵江畔接荣川,两畔旌旗下濑船,**
- 嘉陵江与荣川交汇处,江边有旌旗飘扬,船只沿江而下。这里描绘了作者到达郡地时,站在嘉陵江边,看到的一幅壮丽景象,既有水乡的宁静美丽,又有军事或官署的威严。
2. **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 简直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炎瘴地)治理的景象,但身着朝服(朝衣)的官员还在想着朝廷的恩泽,似乎还在“惹”(仿佛与)御炉烟(皇宫里的香烟)有关的回忆或象征,暗示着官僚虽然身在地方,但心系朝廷。
3.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 作者在荷塘边小酌,香气随船飘散,月下在榭(亭台)边高声吟诗,水波似乎都压低了天际,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4. **锦字莫嫌归路远,华夷一统太平年,**
- “锦字”指精美的文字或信件,这里也暗指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作者在寄语中告诉对方,不要嫌弃归路遥远,因为在这个华夷(中华与外族)共融的年代,国家处于一片太平盛世之中。这既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当前国家和谐统一局面的认同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官民的和谐共处以及国家的繁荣稳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愿望。
《到郡后有寄》古诗词赏析:
刘兼的这首《到郡后有寄》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与意象的诗作。通过阅读和赏析,我们可以理解其表达的多重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流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度解析:
1. **场景描绘与情感基调**:诗的开篇“嘉陵江畔接荣川,两畔旌旗下濑船”展现了诗人到达新任郡地后的场景。江水边的壮丽景象,配合旗帜的飘扬,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也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壮丽与自豪的基调。
2. **职务与环境**:“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所任职地区环境的描述。炎瘴之地既体现了新任郡守的职责重大,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作者对使命的担当和对挑战的接受。同时,“朝衣犹惹御炉烟”用宫廷服饰与皇帝的象征性炉烟,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与敬仰。
3. **生活细节与人文关怀**:“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描绘了诗人在新任之地的日常生活中轻松愉悦的场景。这里的“莲塘”、“月榭”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清新环境的欣赏。通过“香随艇”和“水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平衡,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文环境的关怀。
4. **政治愿景与时代感**:“锦字莫嫌归路远,华夷一统太平年”是诗的结句,表达出作者对于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的向往。通过“锦字”这一古代通信方式的隐喻,暗示了与朝廷的密切联系和信息的传递。同时,“华夷一统”表明了作者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太平年”的期待,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愿景和时代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日常生活和政治愿景,表达了诗人对新任职务的适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期盼。诗中既有对环境的描绘,也有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多层面的情感和思考,是其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结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