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í zhū xué tóng

贻诸学童

作者:刘兼 
tí cén qǐ xìn yǒu cāng làng     yíng huǒ hé kān bìng tài yáng
蹄涔岂信有沧浪   萤火何堪并太阳
yuān ào wèi céng tàn yǔ xué     jīn kuā biàn nǐ yuè qiū qiáng
渊奥未曾探禹穴   矜夸便拟越丘墙
xiǎo wū shén qì zhōng xū qiè     xià lǐ yīn shēng bì bù zhǎng
小巫神气终须怯   下里音声必不长
jìn rì bīng hú duō huì mèi     hǔ pí yáng zhì yě guān guāng
近日冰壶多晦昧   虎皮羊质也观光

《贻诸学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贻诸学童》,是刘兼写给诸位学童的赠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对学童们提出了期待与告诫。接下来,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蹄涔岂信有沧浪":这句话的比喻是,池塘里的水怎能够相信大江大海的广阔呢?用以表达初学者不应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的潜能和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

2."萤火何堪并太阳":萤火虫的光和太阳的光无法相提并论。这里用来比喻,微小的学问与深奥的知识相比,微不足道,需要不断学习以求进步。

3."渊奥未曾探禹穴":这里的"禹穴"指代深奥的知识或秘密,比喻深入探索未知的学问,就如同寻找大禹治水的源头。学童们尚未深入探求学问的深奥之处。

4."矜夸便拟越丘墙":意思是,如果沾沾自喜、自夸,就会自以为可以跨越知识的高墙,实际却可能止步不前。提醒学童们不要自满,应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

5."小巫神气终须怯":这里将小巫师与学童作类比,小巫师(神气)在面对更强大的法术或挑战时,终将失去自信,意在告诫学童们,只有持续学习,才能避免在面对更高级的知识时感到恐惧。

6."下里音声必不长":意为下等的音律唱不出长久的乐章。在这里,作者以音乐的比喻来说明,基础的学问难以取得持久的效果,只有不断学习高深的学问,才能持续进步。

7."近日冰壶多晦昧":"冰壶"比喻清澈透明,但"多晦昧"则表示即使外表清白,内心也可能变得阴暗不清。作者在这句诗中提示学童们,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应保持高尚的品德,避免被世俗的污浊所影响。

8."虎皮羊质也观光":"虎皮羊质"表示外表凶猛但实质温顺,比喻那些表面上看似有学问,实际上却缺乏真才实学的人。作者提醒学童们,要分辨真伪,避免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追求真正的知识与道德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学童们的期望与告诫,强调了谦逊、持续学习、追求高尚品德的重要性。

《贻诸学童》古诗词赏析:

《贻诸学童》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兼之手,通过对“学童”的教诲,反映了诗人对教育、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来赏析这首诗:

### 1. 引言与比喻的运用
诗的开头“蹄涔岂信有沧浪,萤火何堪并太阳”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学童”比作“蹄涔”(小水洼)与“萤火”(微弱的光),与“沧浪”(广阔的河流)、“太阳”(明亮的光)相对比,强调了知识的广博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既是诗人对学童们的谦逊态度的鼓励,也是对知识追求的激励。

### 2. 教育态度的强调
“渊奥未曾探禹穴,矜夸便拟越丘墙”这两句指出了一些学童可能存在的问题:缺乏深入探究知识的勇气,却自夸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诗人在此强调了深入学习、勇于探索的重要性,反对自满与夸夸其谈。

### 3. 比较与对比
“小巫神气终须怯,下里音声必不长”通过“小巫”(缺乏真才实学的人)与“下里”(低俗、不登大雅之堂的音乐)的比较,强调了真正的才能与水平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来培养和展现,反对浮夸与浅薄。

### 4. 当代的批评与反思
“近日冰壶多晦昧,虎皮羊质也观光”这一句是对于当前社会现象的讽刺。这里,“冰壶”比喻纯洁、高尚的事物,“晦昧”指模糊不清、不明朗的状态,“虎皮羊质”则是表面看似高尚却实际上低俗的比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对社会上浮夸、伪善现象的批评,呼吁人们追求内在的真善美,避免外在形式的夸大。

### 总结
刘兼的《贻诸学童》通过比喻和对比,既是对学童的教育和指导,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批评与反思。这首诗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深入探索的必要性,同时也警醒人们要保持谦虚、追求真实,避免表面的浮夸。诗中的深意和警世之言,对于今天的教育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刘兼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