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ān jié yú ( yī zuò yán wǔ shī )

班婕妤(一作严武诗)

作者:孙元晏 
yàn wǎn huí fēng tài ruò fēi     lì huá qiào xiù yù wèi zī
嬿婉回风态若飞   丽华翘袖玉为姿
hòu tíng yī qū cóng jiào wǔ     wǔ pò jiāng shān jūn wèi zhī
后庭一曲从教舞   舞破江山君未知
juǎn qī bǎi liù shí bā
卷七百六十八

《班婕妤(一作严武诗)》古诗词释义:

孙元晏的这首诗《班婕妤(一作严武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反映了班婕妤的才艺和命运的凄凉。班婕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以其智慧和美貌闻名。这首诗主要通过描述班婕妤的舞姿和才艺,以及她与君王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她虽才华横溢,却最终被遗忘的命运。

1. **嬿婉回风态若飞**:这一句描绘了班婕妤舞姿的优美。"嬿婉"意为柔婉、妩媚,"回风"指的是回旋的风,这里形容班婕妤舞动时如同随风飘扬,轻盈而飘逸,展现出她舞姿的飘忽和优雅。

2. **丽华翘袖玉为姿**:将班婕妤的舞袖比作玉,说明她的舞姿纯洁、高雅,如同美玉一般。"丽华"与班婕妤同名的另一位历史人物,此处借指,突显班婕妤舞姿的美,与美玉的纯净相似。

3. **后庭一曲从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这里的“后庭”可能暗指君王的后宫,通过“一曲”和“舞破江山”,表现了班婕妤的舞艺非凡,她通过舞蹈,可能试图引起君王的注意或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君王并未察觉或理解她的深意。这句隐含了班婕妤的才艺虽高,却难以施展,命运未得人知的无奈。

4. **卷七百六十八**:这个部分不包含在诗中,可能是指诗的序号或者版次,与诗句的解释无关。在诗歌研究中,这样的编号通常用于文献分类和检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班婕妤的才艺和她与君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她虽才华横溢,却难以在权力中心得到认可的命运,隐含了对女性才艺被忽视和埋没的感慨。

《班婕妤(一作严武诗)》古诗词赏析:

《班婕妤》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孙元晏对班婕妤这位汉代才女的一首赞歌。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因不满宫廷生活之奢华,拒绝成为赵飞燕的舞伴,并以此自守贞操,最终赢得了后人的尊敬。这首诗通过对班婕妤的才情、品行和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和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

首句“嬿婉回风态若飞”描绘了班婕妤翩翩起舞的优美姿态,以“嬿婉”形容她的柔美与温婉,以“回风态若飞”形容她舞动时如风般轻盈,充满动态美,展现了班婕妤作为舞者的才华和气质。

次句“丽华翘袖玉为姿”将班婕妤的舞姿与古代著名舞者丽华相比,用“翘袖”比喻她舞动时袖子的飘逸,以“玉为姿”形容她舞姿的高洁与优雅,突出了班婕妤的高贵气质。

第三句“后庭一曲从教舞”点出了班婕妤的舞蹈与后庭的联系,这可能是她为成帝表演的舞蹈。此处用“从教舞”表达了她对舞蹈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她愿意为成帝表演的被动性。

最后一句“舞破江山君未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班婕妤命运的悲叹。她用舞蹈展示了才华和美,却未能改变自己乃至国家的悲惨结局,成帝并未意识到她所展现的美背后所承载的深层意义和其个人的悲剧。这句诗不仅揭示了班婕妤个人命运的悲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宫廷生活的荒谬与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班婕妤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她的才情、美德以及命运的悲剧性,表达了诗人对她的人格魅力的钦佩和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

孙元晏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