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yuán sì zhòu gōng yǔ cuī xiù cái jiàn guò lián jù , yǔ zhèng fèng lǐ shuō tóng zuò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
féng zāo yù qū biàn mǐng dǐng — — liú quán bái |
逢糟遇曲便酩酊 ——刘全白 |
fù chē zhuì mǎ jiē bù xǐng — — yán zhēn qīng |
复车坠马皆不醒 ——颜真卿 |
dào zhe jiē z 5 fā chuí lǐng — — jiǎo rán |
倒着接z5发垂领 ——皎然 |
kuáng xīn luàn yǔ wú rén bìng — — lù yǔ |
狂心乱语无人并 ——陆羽 |
juǎn qī bǎi bā shí jiǔ |
卷七百八十九 |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古诗词释义:
颜真卿的《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是一首联句诗,属于古代文人雅集、诗歌集会时所作的互动式创作。该诗共由七人创作,诗中出现的四句诗分别由刘全白、颜真卿、皎然、陆羽各自创作。以下是对这四句诗的逐段解释:
1. **逢糟遇曲便酩酊** —— 刘全白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遇到醇厚的酒(“糟”和“曲”是中国古代酿酒工艺中的关键原料)时,就会立刻醉得不省人事。这里的“酩酊”是形容醉酒后神志不清的样子。
2. **复车坠马皆不醒** —— 颜真卿
“复车坠马”指的是驾车或骑马时意外坠落。这句诗表达了即使在驾车或骑马时发生事故,也依然会醉得无法清醒,突出了饮酒过量的严重后果。
3. **倒着接z5发垂领** —— 皎然
“接z5发垂领”中,“接z5”是一个疑误字,“z5”实际应为“鬄”字,意为剃光头。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酒醉后乱糟糟的发型,以及头发下垂到衣领上的状态,暗示了饮酒后不受约束的形象。
4. **狂心乱语无人并** —— 陆羽
“狂心乱语”描述的是人在醉酒时情绪激动、说话颠三倒四的状态。这句诗说明在醉酒中,这种行为模式是无人能比的,突出醉酒的强烈影响。
这四句诗整体构成了一幅醉酒后放纵不羁的生动画面,通过不同角度展现了饮酒过量的后果和醉酒后人们的行为举止,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饮酒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古诗词赏析:
这首古风诗是颜真卿所作,以建元寺为背景,与友人崔秀才、郑奉礼一同作联句诗,描绘了寺院中饮酒、狂言等轻松愉快的场景。全诗通过简练的词句,展现了诗人及其友人自由洒脱、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1. **风格与内容**:这首诗呈现出一种闲适、豁达的风格,通过描述饮酒、跌倒、乱语等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亲密友谊和随性生活。这种内容选择突显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个性解放的精神。
2. **修辞手法**:
- **比喻**:“逢糟遇曲便酩酊”,“糟”和“曲”借指酒,用通俗的酒桌用语,生动地描绘了饮酒后的状态,同时也隐喻了生活中的欢乐与放纵。
- **拟人**:“倒着接z5发垂领”,通过“发垂领”的形象,巧妙地将人物的状态以物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既有幽默感,也增添了画面感。
- **对比**:“复车坠马皆不醒”与“倒着接z5发垂领”形成对比,前者描绘的是因醉酒而失去意识的状态,后者则描绘了外在行为的滑稽与荒诞,两者相辅相成,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3.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对自由、轻松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其中。这种情感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状态得以细腻呈现,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的氛围与情感。
4. **主题意义**: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它不仅仅是对个人快乐的记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与表达,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句、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