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lǐ sī zhí lìng cóng dí táng lián jù
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shuí shì xī mù rén xiāng xié sòng chūn rì |
谁是惜暮人 相携送春日 |
yīn jūn guò míng shě liú kè kāi lán shì |
因君过茗舍 留客开兰室 |
— — lù shì xiū shī tái huá xíng jī |
——陆士修 湿苔滑行屐 |
róu cǎo dī jiè sè què xǐ yǔ chéng shuāng |
柔草低借瑟 鹊喜语成双 |
huā kuáng luò fēi yī — — cuī zi xiàng |
花狂落非一 ——崔子向 |
yān nóng shān bèi dòng quán pò shuǐ chōng jí |
烟浓山焙动 泉破水舂疾 |
mò ǎo guà piáo zhī huì yí láng shū zhì |
莫抝挂瓢枝 会移阆书帙 |
— — jiǎo rán pǒ róng qiáo yǔ yǐn |
——皎然 颇容樵与隐 |
qǐ wén chán jiān lǜ lán zhú bù qiú shū |
岂闻禅兼律 栏竹不求疏 |
wǎng téng cóng gèng mì — — lù shì xiū |
网藤从更密 ——陆士修 |
chí tiān yì shǎo mò yuán zá zhuāng shēng qī |
池添逸少墨 园杂庄生漆 |
jǐng yàn zhěn yóu yī jiǔ xǐng tóu lǎn zhì |
景晏枕犹欹 酒醒头懒栉 |
— — cuī zi xiàng yún jiào dàn jī lǜ |
——崔子向 云教淡机虑 |
dì kě yí míng shí yīng dài yù chuǎn qīng |
地可遗名实 应待御荈青 |
yōu qī tà fāng chū — — jiǎo rán |
幽期踏芳出 ——皎然 |
《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和谐画面,反映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以下是逐句解释:
1. **谁是惜暮人,相携送春日,因君过茗舍,留客开兰室, ——陆士修**
- **谁是惜暮人**:是谁在感慨时光流逝,日暮将至?
- **相携送春日**:大家相伴,送走明媚的春日时光。
- **因君过茗舍,留客开兰室**:因为某位朋友(“君”)来,大家去茶馆小坐,同时开放兰花室,邀请客人共享。
2. **湿苔滑行屐,柔草低借瑟,鹊喜语成双,花狂落非一, ——崔子向**
- **湿苔滑行屐**:湿滑的苔藓让人行走时靴子打滑。
- **柔草低借瑟**:柔软的草地仿佛在低吟着悠扬的乐声(瑟)。
- **鹊喜语成双**:喜鹊在欢快地交谈,一对对飞翔。
- **花狂落非一**:花朵狂放地飘落,并非只有一种颜色或形态。
3. **烟浓山焙动,泉破水舂疾,莫抝挂瓢枝,会移阆书帙, ——皎然**
- **烟浓山焙动**:山中茶炉烟雾缭绕,炉火正旺。
- **泉破水舂疾**:泉水奔腾,急促地冲击着石块。
- **莫抝挂瓢枝**:不要在挂瓢的树枝上乱动,以免挂瓢掉落。
- **会移阆书帙**:不久后,会整理书架上的书籍。
4. **颇容樵与隐,岂闻禅兼律,栏竹不求疏,网藤从更密, ——陆士修**
- **颇容樵与隐**:这里不仅适合樵夫(砍柴人)和隐士(隐居的人)。
- **岂闻禅兼律**:这里不仅仅是修行者(禅者)和律宗僧侣(遵循佛门律法的僧人)所处之地。
- **栏竹不求疏,网藤从更密**:竹栏并不刻意追求疏朗,藤网却更加密实,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氛围。
5. **池添逸少墨,园杂庄生漆,景晏枕犹欹,酒醒头懒栉, ——崔子向**
- **池添逸少墨**:池水增添了王羲之的墨香,这里引用王羲之是为文人雅士的代表。
- **园杂庄生漆**:花园里杂乱生长的庄子漆树,寓意自然与智慧的结合。
- **景晏枕犹欹**:日暮时分,靠在枕头上却仍在回味白天的景致,难以入眠。
- **酒醒头懒栉**:酒醉醒来,头懒于梳妆,流露出自然放松的生活态度。
6. **云教淡机虑,地可遗名实,应待御荈青,幽期踏芳出, ——皎然**
- **云教淡机虑**:如云般淡然,教人摒弃烦忧,心境平和。
- **地可遗名实**: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抛却名利,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平和。
- **应待御荈青,幽期踏芳出**:应当等待春茶长成,期许一次在芳香中漫步的幽雅之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文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生活艺术的追求、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与李司直令从在荻塘联句之作,通过流转的诗句表达出对自然、友情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透露出一种超然、宁静、超脱的审美追求。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投射,也体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默契。以下是对诗作几个关键部分的赏析:
1. **开头的对话**:“谁是惜暮人,相携送春日”,以问句的形式开启,引出主题,表达出对春日即将消逝的感慨与不舍。随后的“相携送春日”不仅描绘了二人共赏春色的场景,也暗含了友人之间的陪伴与情感的交流。
2. **自然景色的描绘**:“湿苔滑行屐,柔草低借瑟,鹊喜语成双,花狂落非一”。这一段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湿滑的苔藓、低垂的柔草、成双的喜鹊、狂落的花朵,都赋予了春日独有的动态美与生机感。
3. **日常生活与自然的融合**:“莫抝挂瓢枝,会移阆书帙,颇容樵与隐,岂闻禅兼律”。这一部分将自然景观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挂瓢枝、移书帙、容樵与隐,既展现了对自然的谦卑态度,也表达了对简单、和谐生活的追求。
4. **心灵的寄托与超脱**:“云教淡机虑,地可遗名实,应待御荈青,幽期踏芳出”。最后一段进一步升华了主题,通过云淡风轻、遗弃名利的态度,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御荈青象征着新的开始,踏芳而出意味着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寄托,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审美追求,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