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rì huì hán wǔ kāng zhāng hòu tíng lián jù
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
chūn yān dài wēi yǔ mò mò lián chéng yì |
春烟带微雨 漠漠连城邑 |
tóng yè shēng wēi yīn táo huā gèng yí shī |
桐叶生微阴 桃花更宜湿 |
— — hán zhāng xiāo tiáo àn yáng liǔ |
——韩章 萧条暗杨柳 |
sǎn màn xià yuán xí guī lù bù wǒ cóng |
散漫下原隰 归路不我从 |
yáo xīn kōng zhù lì — — jiǎo rán |
遥心空伫立 ——皎然 |
lín dī shān yǐng jìn àn zhuǎn shuǐ liú jí |
林低山影近 岸转水流急 |
fāng cǎo zì kān yóu bái yún rú kě yī |
芳草自堪游 白云如可揖 |
— — hán zhāng xún shān chán kè yì |
——韩章 寻山禅客意 |
kǔ yǔ táo gōng shén yóu yǎn qíng wèi zhōng |
苦雨陶公什 游衍情未终 |
guī fēi mù xiāng jí — — jiǎo rán |
归飞暮相及 ——皎然 |
fēng gāo rì sè zhuǎn tán jìng tiān guāng rù |
峰高日色转 潭净天光入 |
què yù xué shén xiān kōng sī xiè péng zhí |
却欲学神仙 空思谢朋执 |
— — hán zhāng wèi dào guì xiāo yáo |
——韩章 为道贵逍遥 |
qū shí duō kǔ jí qióng yīng ruò kě cān |
趋时多苦集 琼英若可餐 |
qīng zǐ tú láo shí — — jiǎo rán |
青紫徒劳拾 ——皎然 |
《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日里的自然风光和诗人与友人会面、联句的场景。下面是对每一部分的逐段解释:
**春烟带微雨,漠漠连城邑,桐叶生微阴,桃花更宜湿, ——韩章**
这句诗描述了春日里的景象,春雨轻柔,烟雾弥漫,将城市与城市之间连成一片。桐叶在微阴中显得更加沉静,桃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鲜艳。
**萧条暗杨柳,散漫下原隰,归路不我从,遥心空伫立, ——皎然**
这里,诗人描绘了萧条的杨柳在原野上散漫地垂下,归路似乎与自己无关,心中满是遥望和等待。
**林低山影近,岸转水流急,芳草自堪游,白云如可揖, ——韩章**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韩章描绘了低矮的林木与山影相近,水流湍急,岸线蜿蜒。芳草绿意盎然,如同可以游走于其中;白云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充满了诗情画意。
**寻山禅客意,苦雨陶公什,游衍情未终,归飞暮相及, ——皎然**
皎然通过“寻山禅客意”表达了探寻山中禅修之意,面对苦雨如陶渊明诗中的景象,游走的情意并没有结束,傍晚时分,与朋友一起归来。
**峰高日色转,潭净天光入,却欲学神仙,空思谢朋执, ——韩章**
韩章描绘了山峰高耸,日色逐渐变换,潭水清澈,天光仿佛渗透其中。他表达了想要成为神仙的渴望,却只能在心中思念着友人。
**为道贵逍遥,趋时多苦集,琼英若可餐,青紫徒劳拾, ——皎然**
最后,皎然表达了对道家生活的向往,认为追求自由和逍遥最为珍贵。他提到,虽然世俗之物(青紫象征官位)值得追求,但真正的精神满足来自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交流,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哲思。
《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是唐代诗人皎然与韩章共同创作的一首联句诗,通过春日景物描绘,抒发了两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首句“春烟带微雨,漠漠连城邑”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轻烟与细雨交织,覆盖了城邑,营造出一片宁静、朦胧的氛围。接着“桐叶生微阴,桃花更宜湿”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桐叶在微雨中显现出淡淡的阴凉,桃花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欲滴,色彩鲜明。
“萧条暗杨柳,散漫下原隰,归路不我从,遥心空伫立”表达了韩章的感慨。杨柳的萧条与散漫,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归家的路似乎与诗人背道而驰,内心空寂,期盼着有人能理解他的情感。
“林低山影近,岸转水流急,芳草自堪游,白云如可揖”展现了皎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低垂的树林、近旁的山影、急流的溪水、芳草萋萋,以及远处飘浮的白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似乎在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寻山禅客意,苦雨陶公什,游衍情未终,归飞暮相及”则是皎然对韩章心境的感悟。寻山的禅客之意,苦雨中的陶潜诗歌,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游走于自然之间,心未有终尽之时,直到暮色降临时才相归。
“峰高日色转,潭净天光入,却欲学神仙,空思谢朋执”表达了二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高耸的山峰、清澈的潭水、晴朗的天空,激发了对神仙生活的渴望。虽然这只是幻想,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最后,“为道贵逍遥,趋时多苦集,琼英若可餐,青紫徒劳拾”揭示了两人对于生活的见解。推崇的是一种不被世事所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和的生活方式,而不屑于追逐外在的权势与财富,表达了对真挚友谊与精神追求的重视。
这首联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生活、友谊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幅集美景与哲思于一体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