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ōng rì jiàn ān sì xī yuàn , xǐ zhòu gōng zì wú xīng zhì , lián jù yī shǒu

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

作者:皎然 
gòng tí shī jù biàn     zhēng zuò xiǎn wén xī
共题诗句遍   争坐藓文稀
( yú quē ) — — jiǎo rán
(馀缺) ——皎然

《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皎然在冬日到访建安寺西院时,与好友昼公自吴兴(今浙江湖州)来访后的联句之作。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共题诗句遍":这句意味着他们一起在寺院的墙壁或石碑上题写了大量的诗句。"遍"表示数量多,他们共同创作的诗句覆盖了寺院的各个角落,展现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深厚友情。

2."争坐藓文稀":这里的"争坐"指的是争先恐后地坐下,可能是在讨论诗句、构思创作或是进行其他活动。"藓文稀"可能是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地上的青苔(藓)被磨薄或减少,也暗示着他们在这里的活动时间长且频繁。这句话通过对比青苔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他们忙碌而充满活力的情景。

3."(馀缺)":这个部分是原诗句中的空白,可能是由于残缺或省略。在古诗词中,有时候会出现空白或者用其他的符号(比如"()")来标记缺失的部分,这可能是由于传抄过程中遗失了文字,或者作者有意留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诗人相聚在寺院,共同创作,共享欢乐时光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友情的温暖。

《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古诗词赏析:

《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冬季为背景,描绘了建安寺西院的景象,以及诗人与朋友昼公相聚的喜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背景与主题

这首诗创作于冬季,诗人在建安寺西院中,迎接从吴兴远道而来的昼公。建安寺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诗中的西院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诗中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象,如覆盖的白雪、稀疏的苔藓等,这些都是冬季特有的景观,给人以清新而冷冽的感觉。主题上,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与情感交流的深切。

### 诗句解析

1. **共题诗句遍,争坐藓文稀**:这两句描绘了建安寺西院的场景,共题诗句遍,意味着大家在这里留下了众多诗篇,彰显了这个地方的文化气息。争坐藓文稀,描述了坐席之上的苔藓似乎也参与了这场聚会,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2. **冬日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通过诗句中的“冬天”、“建安寺”、“西院”等关键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迎接好友,不仅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也反映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敬畏。

3. **情感交流与诗的交流**:通过“共题诗句遍”、“争坐藓文稀”的描述,诗人在自然与文化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鸣点,这不仅是与自然的对话,也是与朋友、与历史文化的对话。这样的场景下,诗的创作和分享成为连接情感的桥梁。

###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建安寺西院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在自然与文化的交汇点,诗人们不仅留下了珍贵的记忆,也留下了对生活、对友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皎然用诗的语言,不仅记录了眼前的景色,更传达了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的宁静与美好。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