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zhū fàng
送朱放
shàng rén chán shì lù péi huí wàn mù qīng yīn xiàng rì kāi |
上人禅室路裴回 万木清阴向日开 |
hán zhú yǐng qīn xíng jìng shí qiū fēng shēng rù sòng jīng tái |
寒竹影侵行径石 秋风声入诵经台 |
xián yún bù xì cóng shū juàn xiá niǎo wú jī rèn wǎng lái |
闲云不系从舒卷 狎鸟无机任往来 |
gèng xī piàn yáng tán miào lǐ guī shí mò dài míng zhōng cuī |
更惜片阳谈妙理 归时莫待暝钟催 |
《送朱放》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朱放》是唐代诗人灵一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朱放禅修生活的赞美和送别的深情。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上人禅室路裴回, 万木清阴向日开,**
"上人"指僧人,这里指的是朱放。诗句描绘了朱放禅修室周围的环境:树木繁茂,阳光从树荫中透出,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2. **寒竹影侵行径石,**
"寒竹"指的是寒冷季节的竹子,其影子覆盖了行走的小径和石头,增添了禅修室环境的静谧感。
3. **秋风声入诵经台,**
"秋风"带来了凉爽的空气,"诵经台"是进行佛教诵经的场所,这句描绘了秋风与诵经声相互交织的和谐场景。
4. **闲云不系从舒卷,**
"闲云"比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事物。这句表达的是云彩随意飘动,不被任何事物束缚,象征着禅修生活中的自由与超脱。
5. **狎鸟无机任往来,**
"狎鸟"指的是亲近于僧人或自然的鸟类。这句描绘了鸟儿们自由自在地飞翔,没有机心,随意来去的情景,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6. **更惜片阳谈妙理,**
"片阳"指夕阳的余晖,这句表达了在即将分别的时刻,诗人更加珍惜这最后的光线,与友人共同探讨禅学的奥妙道理。
7. **归时莫待暝钟催,**
"暝钟"指夜晚报时的钟声,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不要等到夜深钟响才返回,体现了对友人安全与幸福的深切关怀。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朱放禅修生活的环境与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与羡慕,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送朱放》古诗词赏析:
《送朱放》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灵一创作,细腻描绘了禅室的环境与朱放离去的场景,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意境构建**:诗的开篇“上人禅室路裴回, 万木清阴向日开”,描绘了禅室所在的环境,既有道路的幽静回环,又有树木的清影映照在阳光之下,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万木清阴向日开,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动态美,也隐喻了禅室主人的清净心境与日光的普照,象征着真理的光芒。
2. **视觉与听觉的交织**:“寒竹影侵行径石, 秋风声入诵经台”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交织,进一步渲染了禅室内外的和谐氛围。竹影的摇曳与石头的静默对比,秋风的低语与诵经的和谐相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含禅意的场景。寒竹与秋风,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禅修者内心的平静。
3. **物我两忘**:“闲云不系从舒卷, 狎鸟无机任往来”这二句,通过描绘云的自在、鸟的无虑,表达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云的舒卷自如,鸟的自由往来,都是自然界的常态,而这种常态在诗人的笔下,与禅者的心境相契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超越世俗的超然态度。
4. **对话与反思**:“更惜片阳谈妙理, 归时莫待暝钟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在夕阳下深谈禅理的情景,还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惜取眼前的时光,与朋友或自己深入讨论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理,表现出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同时,通过“莫待暝钟催”,诗人提醒自己及读者,不要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过于急躁,应从容不迫,静待内心的觉醒与真理的揭示。
整体而言,《送朱放》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禅室环境的诗,更是一首富含哲理、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内心与外在世界对话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真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