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 wèi shàng shū
哭卫尚书
wén shuō huā yuán kān bì qín yōu xún shù yuè bù féng rén |
闻说花源堪避秦 幽寻数月不逢人 |
yān xiá dòng lǐ wú jī quǎn fēng yǔ lín jiān yǒu guǐ shén |
烟霞洞里无鸡犬 风雨林间有鬼神 |
huáng gōng shí shàng sān zhī xiù táo lìng mén qián wǔ liǔ chūn |
黄公石上三芝秀 陶令门前五柳春 |
zuì wò bái yún xián rù mèng bù zhī hé wù shì wú shēn |
醉卧白云闲入梦 不知何物是吾身 |
《哭卫尚书》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哭卫尚书》由宋代诗人灵一创作,表达了对卫尚书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闻说花源堪避秦**:传说中有个花源地,可以让人逃避到秦朝那种黑暗的时代。这里的“花源”可能象征着隐逸的避世之地,暗示卫尚书可能在世时是一个避世隐居的人,或是希望其死后能有这种脱离尘嚣的安宁之地。
2. **幽寻数月不逢人**:卫尚书在世时,可能在山林中长时间地独自探索,寻求内心的平静,与世隔绝,不与人交往。这句诗展现了卫尚书隐居生活的状态。
3. **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间有鬼神**:烟霞洞里没有鸡和狗的踪迹,暗示了这里是一个人迹罕至的、清净的地方,与外界隔绝。风雨林间可能有鬼神的传说,象征着这里充满神秘与未知。整体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神秘气息的环境。
4. **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黄公石上长出三株灵芝,陶令(陶渊明)门前五柳盛开,分别引用了黄公(与隐居有关)和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的典故,象征卫尚书的生命如同灵芝般珍贵,如同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一般,充满了自然的美和心灵的宁静。
5. **醉卧白云闲入梦**:卫尚书在白云间醉酒,然后在梦中闲适地游走。这句诗意在表达卫尚书在死后得到了自由,可以在自然之中随意游走,自由自在,仿佛进入了没有约束的梦境。
6. **不知何物是吾身**:在这句诗中,卫尚书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思考。他似乎在问自己,死后是否还有自我意识,或是在生命终结后,自己存在的本质是什么?这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思考,暗示了对灵魂与存在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卫尚书个人命运的哀悼,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引用古代文化元素,展现了对生命、隐逸生活、自然美以及对死亡的哲学思考。
《哭卫尚书》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一的作品,题目为《哭卫尚书》,采用了一种隐逸、超然的风格,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和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通过一系列景物和细节,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超凡脱俗的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引子**:“闻说花源堪避秦”一句,借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隐喻诗中所描绘的环境是一个可以避世、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这里的“花源”暗指一个宁静、美好的避世之所,与“避秦”相呼应,表达了一种与世隔绝、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2. **隐居生活**:“幽寻数月不逢人”描述了诗人在这一处隐蔽的、无人打扰的环境中生活了数月。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3. **自然景观**:“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间有鬼神”描绘了洞穴中的烟霞缭绕、幽深,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无鸡犬”意味着这里是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地方,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与静谧。而“风雨林间有鬼神”则用浪漫而神秘的色彩,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灵性,同时也为诗人的隐居生活增添了一层超凡脱俗的色彩。
4. **芝草与柳树**:“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这两句分别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黄公石”暗指古代仙人黄公的传说,一是“五柳”象征东晋诗人陶渊明。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引用,赞美了隐居生活中的自然之美,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三芝与五柳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纯洁、高雅与自然的和谐。
5. **酒醉与梦**:“醉卧白云闲入梦”描绘了诗人酒醉后在白云间闲适地入梦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自由与洒脱,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不知何物是吾身”,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自我身份的反思与超越,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理想化的隐居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中融合了自然、历史、神话等多种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