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o lè guān ( yī zuò tí wáng qiáo guān chuán fù dào shì suǒ jū )
妙乐观(一作题王乔观传傅道士所居)
chí shàng lián hé bù zì kāi shān zhōng liú shuǐ ǒu rán lái |
池上莲荷不自开 山中流水偶然来 |
ruò yán jù sàn dìng yóu wǒ wèi shì huí shí nà dé huí |
若言聚散定由我 未是回时那得回 |
《妙乐观(一作题王乔观传傅道士所居)》古诗词释义:
《妙乐观》这首诗,作者为灵一,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思考。我们可以通过逐句解释来理解其深意:
1. **池上莲荷不自开, 山中流水偶然来**: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池塘里的莲花并不会自行开放,山中的流水也不是随意流来的。在这里,作者用莲花和流水来象征自然界的规律与现象,暗示它们的发展和变化并非由某一特定意志或目的所控制,而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自然法则。
2. **若言聚散定由我**:
这句话引出了一个关于控制与自由的思考:如果将自然界的聚散现象都归因于某个人的意志,那么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完全掌控这些现象。作者似乎在暗示,将自然现象视为由个人意志决定的观点是过于简化且不准确的。
3. **未是回时那得回**:
最后一句诗,作者用“回时”来比喻对事物变化的期待或试图改变现状的努力。作者在此提出疑问:“如果不是由我控制,那么如何能将事物反转或回归?”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不可逆转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强加于自然规律之上的人为控制方式的质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由意志与自然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人类试图掌控自然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它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以及认识到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有限性。
《妙乐观(一作题王乔观传傅道士所居)》古诗词赏析:
《妙乐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灵一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蕴含了道教哲学中关于命运与自我掌控的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对于人类行为与命运关系的哲理探讨。
首句“池上莲荷不自开”,以“莲荷”这一常见的自然景观作为起始,隐喻人生的许多美好与成就并非自然而然到来,而是需要人为的努力与追求。莲花在水中绽放,象征着一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才能达到心中的目标,而非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二句“山中流水偶然来”,则以山间的自然水流比喻命运中的机遇与变化。自然界的水流是难以控制的,它们时而湍急,时而缓流,如同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或来或去,无法预知也无法完全掌控。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随机性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在面对不可预知的变故时,仍应保持平静与灵活,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三句“若言聚散定由我”,将话题转向了人类对于命运的掌控能力。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人类能否决定自己的命运?诗中的“若言”二字暗示了这种决定并非绝对,而是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一句不仅仅是对个人意志与命运关系的探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意志与宿命论之间张力的思考。
最后一句“未是回时那得回”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与深化。它提出了一种情境假设,即如果聚散确实由个人决定,那么又如何实现真正的改变或“回转”?这暗示了一个关键点:即使个人有能力影响某些方面的生活轨迹,但总存在不可控的因素,使得真正的“回转”或彻底改变往往无法实现。此句引人深思,既是对于个人命运探索的结尾,也是对于生命有限性和可能性的感慨。
综上所述,灵一的《妙乐观》以自然景象为引,巧妙地探讨了人生、命运、自我与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于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艺,更传递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