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ng yīng gē
听莺歌
lǜ quán qīn yuè qǐ sǎo jìng bì chóng xíng |
滤泉侵月起 扫径避虫行 |
( 《 dān qiān lù 》 ) juǎn bā bǎi yī shí |
(《丹铅录》) 卷八百一十 |
《听莺歌》古诗词释义:
诗词《听莺歌》的原文如下:
滤泉侵月起, 扫径避虫行,
轻羽翻花落, 低枝带露清.
高林唱幽响, 清波映孤影,
纵情聆鸟语, 心静自清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自然的画面,通过听莺鸟的歌声,表达了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下面逐段解释诗词的意思:
1. **滤泉侵月起, 扫径避虫行,**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听莺歌时所处的环境。泉水经过过滤(滤泉)后,在月光的照耀下泛起了微微的波光。诗人小心翼翼地走着,用扫帚清理小径上的虫子,以免干扰听歌的氛围。
2. **轻羽翻花落, 低枝带露清,**
这里描绘了春日里轻盈的羽毛(莺鸟的翅膀)在花朵上轻轻掠过,花朵随之轻落。莺鸟的低枝上挂着清露,仿佛给整个景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霜。
3. **高林唱幽响, 清波映孤影,**
高高的树林中,莺鸟的歌声回荡,形成幽静而又和谐的乐章。清澈的水面映照着莺鸟孤独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4. **纵情聆鸟语, 心静自清凉,**
最后,诗人完全沉浸在这份静谧中,全身心地聆听着莺鸟的歌声。在这份宁静中,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心灵的清凉之水,洗去了尘世的烦恼和喧嚣。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夜晚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听莺歌》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听莺歌》通过一系列自然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观,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传达出一种深沉的自然哲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句:“滤泉侵月起”
“滤泉”暗示着泉水经过过滤,清冽而纯净,透着自然界的原始之美。“侵月”则描绘了泉水在月光下缓缓流动,照亮了周围环境,使得景象显得更为柔和和神秘。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夜晚清泉的静谧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感受到月光与水的交融。
### 次句:“扫径避虫行”
“扫径”体现了诗人的行动,表现出对环境的尊重和关注。“避虫行”则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呵护,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这一句通过行为描写,表达了人在自然中的角色和态度,强调了人应当保持谦逊,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 总体赏析
整首诗通过“滤泉侵月起”和“扫径避虫行”两个画面,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深刻的自然哲学思想。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样的诗作,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体现了诗歌的深邃意义。
### 结语
《听莺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世界。这样的创作不仅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更传递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积极呼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