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jì cóng xiōng jiǎ dǎo ( yī zuò qiū yè sù xī lín jì jiǎ dǎo )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
liǎn jù rù hán zhú ān chán guò lòu shēng |
敛屦入寒竹 安禅过漏声 |
gāo shān cán zi luò shēn jǐng dòng hén shēng |
高杉残子落 深井冻痕生 |
bà qìng fēng zhī dòng xuán dēng xuě wū míng |
罢磬风枝动 悬灯雪屋明 |
hé dāng zhāo wǒ sù chéng yuè shàng fāng xíng |
何当招我宿 乘月上方行 |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秋寄从兄贾岛》是唐代诗人无可所作,寄予远在西林的从兄贾岛的一首抒情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敛屦入寒竹**:「敛屦」意为整理或穿上鞋子。「入寒竹」指的是进入寒意浓浓的竹林中。这句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走进竹林的景象,给人一种深秋的寒意和孤独感。
2. **安禅过漏声**:「安禅」指在静谧中进行禅定修行。「过漏声」指的是僧人打钟报时的声音。整句表明诗人在此环境中进行禅修,同时也注意到了时间的流逝。
3. **高杉残子落**:「高杉」指的是高大的杉树。「残子落」则是指掉落的树果,可能指的是落下的果实或者树叶。这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用以渲染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宁静。
4. **深井冻痕生**:「深井」指的是井很深。「冻痕生」则描述了井边或井水中结冰的现象,表现了天气的寒冷。这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特征。
5. **罢磬风枝动**:「罢磬」指的是停止敲打的佛钟,「风枝动」则是风吹动树枝的动作。整句表现了在寒冷的秋夜中,风轻轻吹动树枝,远处佛钟停歇的情景。
6. **悬灯雪屋明**:「悬灯」指的是在高处挂着的灯,「雪屋明」则是指积雪覆盖的房屋在灯光下的明亮景象。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充满了冬日的温馨与宁静。
7.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何当」是何时的意思。「招我宿」意味着邀请我过夜。「乘月上方行」则是乘着月光在高处行走。这两句表达诗人对与兄长相聚的期待和向往,希望能与兄长共度时光,一起在月光下漫步,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从兄贾岛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由唐代诗人无可创作,通过对秋夜西林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与作者**:诗的标题表明了主题与情感倾向,标题中“秋”字提示了季节,而“寄从兄贾岛”则直接点明了诗的写作目的与对象。无可,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僧,擅长写诗和创作佛门诗歌。
2. **首联“敛屦入寒竹, 安禅过漏声”**:首联描绘了诗人进入寒竹林中,敛步以示肃穆,进入清静的修行状态,穿过竹林中传来的滴漏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漫长。这两句营造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诗歌将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深沉的情感。
3. **颔联“高杉残子落, 深井冻痕生”**:高杉的果实已尽落,留下空枝,深井的水面上结了冰,结冰的痕迹清晰可见。这两句描绘了秋季的衰败景象,同时也暗喻了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流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
4. **颈联“罢磬风枝动, 悬灯雪屋明”**:罢磬之后,风动枝摇,屋内的悬灯在雪夜中格外明亮。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室内的明亮与窗外的寂静,也通过“罢磬”暗示了静修后的平静与内在的波动,与外部自然界的动态形成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的敏感。
5. **尾联“何当招我宿, 乘月上方行”**: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他希望能邀请贾岛来住宿,一起在月夜中漫步,这种对友情的呼唤与期待,不仅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展现出诗人内心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西林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富有深意的意境。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友谊等主题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无可作为一位诗僧的独特艺术视角与心灵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