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qiū chóu yáo hé jiàn jì
晚秋酬姚合见寄
nán fāng shān shuǐ dì niàn zi wèi pín yóu |
南方山水地 念子为贫游 |
zòng shì féng jiā jǐng nà néng huǎn lǚ chóu |
纵是逢佳景 那能缓旅愁 |
xī yáng xíng yuǎn dào fán shǔ zài gū zhōu |
夕阳行远道 烦暑在孤舟 |
mò xiàng bā jiāng guò yuán tí cù lèi liú |
莫向巴江过 猿啼促泪流 |
《晚秋酬姚合见寄》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无可创作的,标题为“晚秋酬姚合见寄”,是诗人对于友人姚合在远方寄来的诗作的回应。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处境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描绘了晚秋时节的景色和自身在旅途中的情感体验。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 首句“南方山水地,念子为贫游”
诗人首先提到南方山水丰富的地理环境,这可能是对姚合所游历的地区的一种描述。接着,他表达了对朋友因为贫穷而四处游历的深深同情。这句话流露出对朋友遭遇的关切之情。
### 次句“纵是逢佳景,那能缓旅愁”
诗人接着阐述,即便是在如此风景如画的地方,朋友也难以消解旅途中所累积的愁绪。这里通过“那能”一词,强调了“佳景”与“缓旅愁”之间的反差,突出了朋友在美好环境中仍感孤独和忧愁的心理状态。
### 第三句“夕阳行远道,烦暑在孤舟”
此句描绘了一幅在夕阳下,朋友行走在遥远旅途中的画面,同时周围是炎热的暑气,身边只有一条孤舟相伴。夕阳、远道、烦暑、孤舟,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孤独而艰辛的旅行氛围。
### 最后一句“莫向巴江过,猿啼促泪流”
诗人以恳切的语气,劝诫朋友不要经过巴江。这里,“巴江”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河流或地区,诗句通过“猿啼”这一形象的比喻,预设了在巴江会触发哀伤情绪的场景。诗人担心朋友的哀愁会因环境而加剧,表达了对朋友情感的深深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既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遭遇的同情与关切,也表达了自身在旅途中的感慨与孤独。通过这种抒情的手法,诗人与友人间的情感纽带得以展现,情感深沉,引人共鸣。
《晚秋酬姚合见寄》古诗词赏析:
《晚秋酬姚合见寄》是无可的一首诗,通过对作者对姚合赴南方求生所面对的困境和旅途之苦的描述,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南方山水中的旅人孤独、艰辛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姚合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首句“南方山水地,念子为贫游”开门见山,点明了姚合前往南方的原因是为生计所迫,不得不踏上旅途。这种背井离乡、为生活奔波的景象,不仅描绘了个人的辛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底层人民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
“纵是逢佳景,那能缓旅愁”转折句笔锋一转,强调即便在旅途中遇到美不胜收的景色,也无法减轻旅人的愁苦。这不仅仅是对姚合个人情感的描绘,也反映了旅行者面对美景时的无奈与矛盾。美景或许能暂时转移注意力,但无法真正缓解长期旅居所带来的思乡、孤独和困苦。
“夕阳行远道,烦暑在孤舟”描绘了旅途中的一个具体场景。夕阳西下,远行的旅人在酷暑中独自在船上前行,这既是对姚合具体生活状态的描述,也象征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夕阳和酷暑的组合,既营造了画面的氛围,也隐喻了生活中的起起落落,以及面对困难时的艰难抉择。
“莫向巴江过,猿啼促泪流”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姚合未来的担忧与祝愿。巴江是南方的一条大江,以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著称。这里用“巴江”代指姚合未来的旅程,而“猿啼”则代表了旅途中可能遭遇的哀愁与孤独。作者通过这句诗,提醒姚合注意旅途的安全和情感的抚慰,同时也表达了对姚合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晚秋酬姚合见寄》不仅是一首对旅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关怀与祝福的诗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中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让人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