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tián zhōng chéng shǐ xī róng ( tóng yòng qí zì )
送田中丞使西戎(同用旗字)
jīng fēng shān bàn qǐ zhōu zi hū tíng ráo |
惊风山半起 舟子忽停桡 |
àn dí chuī xiān luàn tān shēng luò gèng tiào |
岸荻吹先乱 滩声落更跳 |
tīng sōng jīn yù mù guò dǎo huò míng cháo |
听松今欲暮 过岛或明朝 |
ruò jǐn píng shēng qù dōng fú kàn shí qiáo |
若尽平生趣 东浮看石桥 |
《送田中丞使西戎(同用旗字)》古诗词释义:
《送田中丞使西戎(同用旗字)》是唐代诗人无可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该诗通过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寓寄了对友人田中丞出使西戎的深情与祝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趣味的追求。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山腰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使得行船的舟子不得不暂停划桨。这一句描绘出自然界的突然变化,预示了送别的场景中的不平静,同时也暗示了未知的旅途中的不确定因素。
2. **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岸边的芦苇在风中摇摆,显得杂乱无章;而水流经过石滩时发出的声响,在风声中显得更为激越,跳跃起来。通过芦苇的动荡和水流的激越,诗人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与自然界的强烈反应。
3. **听松今欲暮,过岛或明朝**:天色渐晚,松林中传来了夜的呼唤,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在日暮时分徘徊于松林中,心中既期待着新的旅程(过岛),又对今晚的宁静有着依恋。这句既描绘了时间的推移,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对当下宁静的珍惜。
4. **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如果把一生的趣味都看作是旅途中的风景,那么我愿在日出之际,沿着东流的河水,最终到达那座石桥。诗人在这里将个人的一生与旅行中的体验相联系,表达了追求人生旅程中美好体验的愿望,同时用“东浮看石桥”这一意象,暗示了对美好未来和坚定目标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送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以及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送田中丞使西戎(同用旗字)》古诗词赏析:
无可的这首诗《送田中丞使西戎》通过描绘送行途中所见之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旅途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赏析:
1. **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 - 开篇以“惊风”描绘出行途中的不寻常景象,山风半起,暗示即将来临的某种变数或挑战。舟子停下划船的桨,表现了对未知的警觉或对即将到来的事件的慎重态度。
2. **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岸边的芦荻被风吹得乱舞,滩头的水声在跳跃,动静结合,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也暗示旅途的不平静与变化。
3. **听松今欲暮,过岛或明朝** - 描述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更迭。当松林中的鸟鸣渐渐变得稀疏,天色已近傍晚,表达了对时光的敏感感受。而“过岛或明朝”则预示着旅程的继续,离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的序曲。
4. **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 -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中,表达了对人生旅程的感慨。如果能够完全体会到这次旅行的乐趣,那么将来回忆起这次旅程,就如同东行途中所见的那座石桥,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旅途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超越具体离别情境的精神境界,传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