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dǒng zhèng zì guī jìn pí líng
送董正字归觐毗陵
cháo yuán xià chì chí yù jié shǐ xī yí |
朝元下赤墀 玉节使西夷 |
guān lǒng fēng huí shǒu hé huáng xuě sǎ qí |
关陇风回首 河湟雪洒旗 |
qì shā xíng jǐ yuè róng zhàng dào hé shí |
碛砂行几月 戎帐到何时 |
yīng jǐn píng shēng zhì gāo quán dà guó yí |
应尽平生志 高全大国仪 |
《送董正字归觐毗陵》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无可为友人董正字送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归乡见父母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身处远方戍边的担忧,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品格与使命的赞美。以下是对每句话的解释:
1. **朝元下赤墀,玉节使西夷**:朝元表示友人出使的重要性和尊贵,赤墀是皇宫的台阶,这里象征友人被派遣到极远的西方国家(西夷),如同朝拜圣地,地位和使命同样尊贵。
2. **关陇风回首,河湟雪洒旗**:关陇是指关中和陇右地区,河湟则是指黄河和湟水流域。这两句描述了友人出使过程中回望故土的场景,仿佛是风中传来的故乡的声音,和雪洒在旗帜上,象征着友人对家国的思念与不舍。
3. **碛砂行几月,戎帐到何时**:碛砂是指沙漠中的沙丘,这里形容友人行走在荒凉遥远的地方,时间漫长。戎帐代表边疆的军营生活,友人需要在这艰苦环境中度过,对未来的日子充满未知和挑战。
4. **应尽平生志,高全大国仪**:这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祝愿。应尽平生志意味着友人应当在此次出使中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高全大国仪则是希望友人在出使过程中,不仅代表个人,更是代表国家的形象和尊严,完成对国家使命的高洁和完美履行。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对其使命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国家与民族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友人个人价值与理想的肯定。
《送董正字归觐毗陵》古诗词赏析:
《送董正字归觐毗陵》是唐代诗人无可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对董正字西行归觐毗陵旅程的描绘,以及对他即将面临的边疆征伐生涯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情感和对其崇高志向的赞许。
### 诗文解析:
1. **朝元下赤墀,玉节使西夷**:这两句开篇,以“朝元”描绘董正字在朝廷上受命的庄重场景,“赤墀”则点明了皇宫的装饰色彩,显示出其作为朝廷命官的尊贵。接着,“玉节使西夷”说明董正字将要前往西部边疆执行使命,这里的“玉节”象征着使命的神圣和重要。
2. **关陇风回首,河湟雪洒旗**:这两句展现了董正字西行途中的景象。关陇地区,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这里的“风回首”既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也暗喻了董正字西行时对故乡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河湟地区则位于今天的青海和甘肃地区,描述“河湟雪洒旗”既显示了边疆的艰苦环境,也寓意着董正字即将面临的艰难挑战。
3. **碛砂行几月,戎帐到何时**:这两句直接描述了董正字西行的艰辛旅程。碛砂指的是荒漠,暗示旅程的漫长和环境的恶劣。“戎帐到何时”表达了对董正字在外执行任务时间的关切,同时也蕴含了对其归期的不确定性。
4. **应尽平生志,高全大国仪**:这两句是对董正字个人品质和使命的赞颂。在艰苦的边疆环境中,董正字不仅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践行了“平生志”,这不仅指个人的抱负和志向,更包含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同时,“高全大国仪”强调了他在执行任务时不仅表现出卓越的个人能力,更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礼仪。
###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董正字西行归觐的壮丽景象和他面临边疆征伐生涯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其勇毅精神的钦佩和对友人归途平安的深切祝愿。同时,也通过“平生志”和“大国仪”的赞许,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志向与国家责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国家忠诚和责任担当的高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