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yáo jiàn yì

寄姚谏议

作者:无可 
shī gǔ fù zòng héng     lìng rén wèi hòu shēng
诗古赋纵横   令人畏后生
jià yán yóu yǔ jì     zhī jǐ zài pú chéng
驾言游禹迹   知己在蒲城
rì shè yún yān sàn     fēng chuī cǎo mù róng
日射云烟散   风吹草木荣
gū yín lín kòu jìng     mò wèn qǐng cháng yīng
孤吟临寇境   莫问请长缨

《寄姚谏议》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无可所作,名为《寄姚谏议》,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姚谏议的敬仰、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兴衰的忧虑。接下来,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驾言游禹迹,知己在蒲城**
- 这两句诗赞颂了姚谏议的才华和诗文的不凡,表示其作品豪迈奔放,让后辈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姚谏议的仰慕之情,欲跟随其足迹游历禹迹(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治理洪水的地区),与之为知己。

2. **日射云烟散,风吹草木荣**
-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日射云烟散”、“风吹草木荣”来象征姚谏议作品的光明、力量和影响力,如同阳光驱散阴霾,春风催开花木。

3. **孤吟临寇境,莫问请长缨**
-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姚谏议精神感召下的独立思考与行动。面对敌人入侵的边境(寇境),作者通过“孤吟”表明自己的坚守与思考,强调了对国家、对正义的坚持,同时也暗示了姚谏议的言行影响了他,鼓励他要像请缨(主动请战)一样,勇于面对挑战,为国家效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对姚谏议才华和人品的高度赞扬,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个人对理想、正义的追求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境的创设,展现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和外在世界的深刻关联。

《寄姚谏议》古诗词赏析:

《寄姚谏议》是唐代诗人无可的一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展示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与作者**:“寄姚谏议”表明这是一首寄给名为姚谏议的友人的诗,体现了诗人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尊重。

2. **首句“诗古赋纵横”**:开篇便以“诗古赋纵横”点明诗歌的风格和内容的多样性,暗示了诗歌既包含了传统的诗体,也融合了赋的铺陈手法,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能和对诗歌艺术的广泛涉猎。

3. **“令人畏后生”**:此句可能表达了对后辈才华的敬畏,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赞许,也可能隐含了对后起之秀的期待和赞赏。

4. **“驾言游禹迹,知己在蒲城”**:这两句通过游历与知己相遇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禹迹可能象征着历史的足迹或某种象征性的地点,与蒲城(地名,可能指具体的地点或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之地)形成对比,强调了友情超越时空的意义。

5. **“日射云烟散,风吹草木荣”**: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生机勃勃的氛围,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与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活力。

6. **“孤吟临寇境,莫问请长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孤勇和对友谊的寄托。“孤吟”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独自抒发情感,而“临寇境”则可能象征着外界的挑战或困难。“莫问请长缨”或许是对友人的一种安慰或激励,意在说无需忧虑,因为有朋友相伴,可以共同面对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度传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力量与希望的哲思。

无可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