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péi shě rén chūn rì dù chéng jiù shì
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
tái shān cháo fú lǒng shèng dì jué āi fēn |
台山朝佛陇 胜地绝埃氛 |
lěng sè shí qiáo yuè sù guāng huá dǐng yún |
冷色石桥月 素光华顶云 |
yuǎn quán hé xuě liū yōu qìng dài sōng wén |
远泉和雪溜 幽磬带松闻 |
zhōng duàn yóu fāng niàn lú xiāng jì cǐ fén |
终断游方念 炉香继此焚 |
juǎn bā bǎi yī shí sì |
卷八百一十四 |
《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描绘了作者对春日杜城旧事的回顾与追思,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台山朝佛陇, 胜地绝埃氛**:
这句描述了向佛之地——台山,是一个圣地,远离尘嚣。"朝佛陇"可能指的是通往朝拜佛寺的路径或地区,"胜地"指出了其非凡的地点,"绝埃氛"则强调了这个地方的清静与纯净,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2. **冷色石桥月, 素光华顶云**:
这两句描绘了月光洒在冷色的石桥上,以及云层反射出的银白色光芒。"冷色"强调了月光的清冷,与之相对,"素光华顶云"则呈现了云彩在月光下的光华,呈现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景象。
3. **远泉和雪溜, 幽磬带松闻**:
"远泉和雪溜"描绘了远处泉水与雪水滴落的和声,"幽磬带松闻"则是指远处传来的声音,可能是一阵阵清幽的钟磬声,与周围的松树相呼应。这两句表现了杜城地区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4. **终断游方念, 炉香继此焚**:
"终断游方念"意味着作者结束了游历四方的心念,或许经历了许多旅行和探险后,寻求到了内心的平静。"炉香继此焚"则是说在这个地点,香炉中的香继续被点燃,象征着静心与冥想的继续进行。
5. **卷八百一十四**:
这句话可能是在指诗的编号或收藏的序列号。在古代,书籍和文献常常会被分类编目,"卷八百一十四"表明这首诗是收录在一个特定编号的卷中,方便查找和参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杜城旧事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表达了一种寻求内心平静与精神寄托的意愿。
《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古诗词赏析:
《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是唐代诗僧无可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杜城地区的一片宁静与祥和之景,融入了对佛家精神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台山朝佛陇,胜地绝埃氛**:“台山朝佛陇”描绘了一处高耸的山岳,是朝拜者前往佛寺的必经之地。“胜地绝埃氛”则赞美这个地方远离尘世的纷扰,是心灵的净土,用“胜地”凸显其非凡之处,用“绝埃氛”强调其超凡脱俗,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圣洁的氛围。
2. **冷色石桥月,素光华顶云**:“冷色石桥月”与“素光华顶云”两句话相互映衬,通过“冷色”和“素光”描绘了月光洒在石桥上和云彩笼罩山顶的景象。这两种色彩的运用不仅营造了静谧与清冷的氛围,也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超脱。这里的“冷”与“素”不仅仅指自然景观的颜色,更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远离尘嚣,保持着一种清静与淡泊。
3. **远泉和雪溜,幽磬带松闻**:“远泉和雪溜”描绘了山间清泉与雪融水交汇的声音,仿佛在讲述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幽磬带松闻”则是指悠扬的钟声穿过松林,传递出深邃而庄严的气息,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也蕴含了对佛门修行的敬意与向往。这两句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织,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
4. **终断游方念,炉香继此焚**:“终断游方念”表达了诗人对游历四方、寻求真理的追求最终归于内心的平静与安详。“炉香继此焚”则描绘了在内心的平静中,炉香的烟雾缓缓升起,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提升。这两句诗传达了对禅修生活和心灵净化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的追求。
5. **卷八百一十四**:这一句似乎包含了一些不完整的信息,可能是引用自某个大型文献集的卷号,强调了这首诗作为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或被广泛收录的情况。
整体来看,《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平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家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心灵净化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文学中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