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ōng wǎn yáo jiàn yì zhái huì sòng yuán xù shàng rén guī nán shān

冬晚姚谏议宅会送元绪上人归南山

作者:无可 
juǎn jīng guī tài bái     niè xiǎn bié luó kān
卷经归太白   蹑藓别萝龛
ruò lǚ fú yún shàng     xū kàn jī cuì nán
若履浮云上   须看积翠南
yǐ shēn sōng rù hàn     míng mù yuè lí tán
倚身松入汉   瞑目月离潭
cǐ jìng kān zhǎng wǎng     chén zhōng shì kě ān
此境堪长往   尘中事可谙

《冬晚姚谏议宅会送元绪上人归南山》古诗词释义:

《冬晚姚谏议宅会送元绪上人归南山》是唐代诗人无可创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描述友人元绪上人归南山的旅程与景色,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卷经归太白, 蹑藓别萝龛**
这句诗描述了元绪上人卷起经卷,准备返回太白山的场景。他轻脚踏过苔藓,告别了山间的小龛(供奉神佛的简陋小屋)。这里描绘了上人行前的平静与简朴,体现出他对修行的专注和对自然环境的熟悉。

2. **若履浮云上, 须看积翠南**
此句想象元绪上人行走在空中,如同踏在浮云之上,暗示他即将进入一个神秘、飘渺的境界。他必须看尽南山的郁郁葱葱,意味着在返回的路途中,他将观赏到美妙的自然风光,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修行者旅途中的期待。

3. **倚身松入汉, 瞑目月离潭**
这两句描绘了上人倚靠松树,让身心融入天地,他在月光中闭目,仿佛与月光融为一体。这里表现了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对静谧夜晚的深深沉醉。倚松、瞑目和月光离潭的描述,既隐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上人的内心平静和超脱。

4. **此境堪长往, 尘中事可谙**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元绪上人所归去之地的赞美和向往。此境(南山)是一个适宜长久居住和修行的所在,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这句话传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修行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与祝福。

全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冬晚姚谏议宅会送元绪上人归南山》古诗词赏析:

《冬晚姚谏议宅会送元绪上人归南山》是无可法师所作的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和元绪上人归隐之旅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法的深厚理解和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 首联:“卷经归太白, 蹑藓别萝龛”

这两句诗通过“卷经”、“归太白”、“蹑藓”、“别萝龛”等意象,描绘出元绪上人带着佛经,踏上归程,脚步轻盈,穿越青苔,离开禅房的景象。这里的“太白”可能指的是天上的星辰或诗人对高远、神秘、超脱境界的向往,而“萝龛”则暗示了禅修之处的静谧与幽深。

### 颔联:“若履浮云上, 须看积翠南”

“浮云上”用以形容云中的登山之路,隐喻人生的旅途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而“须看积翠南”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景色的期待,以及对修行路上风景的美好展望。这一联借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元绪上人旅途的祝福和对未知旅程的想象。

### 颈联:“倚身松入汉, 瞑目月离潭”

“倚身松入汉”描绘了元绪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仿佛融入了高耸入云的松树之中,表达出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瞑目月离潭”则展现了元绪上人在静谧的夜晚,闭目冥想,与月光交融,身心得以净化和放松的画面,突出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深度。

### 尾联:“此境堪长往, 尘中事可谙”

尾联点明了对元绪上人归隐南山,过着宁静、超然生活的肯定与赞赏。“此境堪长往”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尘中事可谙”则暗含对现实世界复杂琐碎事务的审视,突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南山、追寻精神家园的深切祝福,也流露出作者对于佛法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景象描绘、情感流露,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共同构成了这首诗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

无可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