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ōng qiū tái kàn yuè

中秋台看月

作者:无可 
mò xī sān gēng zuò     nán xiāo wàn lǐ qíng
莫惜三更坐   难销万里情
tóng kàn yī piàn yuè     jù zài guǎng zhōu chéng
同看一片月   俱在广州城
lèi zhú jīn bō mǎn     hún suí yè què jīng
泪逐金波满   魂随夜鹊惊
zhī yí xiāng sī duàn     wú yǔ dào jī míng
支颐乡思断   无语到鸡鸣

《中秋台看月》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中秋台看月》由唐代诗人无可所作,表达了诗人中秋之夜在台上赏月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逐段解释:

**莫惜三更坐, 难销万里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吝惜深夜坐在中秋赏月台上的心情,是因为心中积压了对万里之外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难以消解。

**同看一片月, 俱在广州城,**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与中秋夜的月光下的所有人共享同一片明月,但身处的却是同一个城市广州,暗示了虽然有共同的月光,却无法共同分享家乡的温暖。

**泪逐金波满, 魂随夜鹊惊,**
“泪逐金波满”说明诗人的眼泪随着月光(金波)流淌满面,表达了思念家乡至深的感情。而“魂随夜鹊惊”则是指诗人的魂魄因听到夜间的鸟鸣(可能象征着家乡的某种特定声音)而被惊醒,突出了思念的强烈。

**支颐乡思断, 无语到鸡鸣,**
“支颐”意为以手支头,这里指的是诗人长时间凝视月亮,思考家乡,思绪难以断绝。直到鸡鸣时分,诗人仍无言以对,沉浸在深深的思乡之情中,无法从这种情感中抽离出来。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述诗人赏月时的所见所感,细腻地展现了其思乡之情的复杂和深刻,以及对遥远家乡的深深思念。

《中秋台看月》古诗词赏析:

《中秋台看月》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无可创作,通过对中秋之夜赏月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直抒胸臆,诗人不愿放弃这难得的中秋之夜,愿意长时间地坐在月光下,因为心中那难以消减的思念之情。这里既有对月亮美景的欣赏,更蕴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颔联“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强调了地域上的共处与月色的同一性。尽管诗人与亲人在地理上相隔万里,但在中秋之夜,他们都同赏一轮明月,这份共赏的美好瞬间,似乎在一定意义上跨越了距离,拉近了彼此的心。

颈联“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描绘了诗人赏月时的内心感受。月色洒满时,诗人的眼中满是泪光,心随夜空中惊飞的鹊鸟起伏,表达了深深的悲情与思念。月光与泪光交织,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也让人感受到中秋之夜的凄美。

尾联“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收束全诗,诗人长久地倚靠着,思乡之情难以割舍,直至鸡鸣时分,那份乡愁仍无从排解。这里不仅描写了诗人赏月的时间之长,也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直到夜尽天明,这份情感依然难以平息。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赏月的描绘,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叠加,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以及对团圆与和谐的渴望。

无可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